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DBDC(density based distributed clustering)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DBDC*.该算法在局部筛选代表点时结合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得到少量精准反映局部站点数据分布的BIC核心点,有效降低了分布式聚类过程中的数据通信量,全局聚类时综合考虑了各站点数据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算法DBDC*的效率优于DBDC,聚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现有移动对象聚集模式因为模式定义的不足,无法全面地反映移动对象群体聚集运动.提出一种新的移动对象聚集模式,称为汇合模式,该模式从移动对象群体运动形态出发设计,准确反映群体的变化趋势,有效识别群体聚集运动.汇合模式挖掘过程中使用簇包含关系保证群体之间的关联性,识别群体变化趋势.通过相邻时刻的簇集合进行条件为簇包含的连接操作,实现汇合模式的挖掘.利用移动对象簇之间的空间关系对连接操作进行剪枝,提升汇合模式挖掘的效率.针对汇合模式挖掘中移动对象聚类效率较低的问题,使用四叉树改进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一步提升了汇合模式挖掘算法的性能.利用真实的GPS轨迹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汇合模式挖掘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需要用户事先给定模糊集和相应隶属度函数的问题,提出基于分布式聚类自动生成模糊集及隶属度函数的算法GFAM.该算法利用分布式K—Means聚类算法对每个数值型属性进行聚类,求得聚类中心,由此构造全局模糊集,定义全局隶属度函数.DFAR算法根据构造的全局模糊集及隶属度函数进行分布式模糊频繁项目集的快速挖掘,采用全局一局部站点模式,其中包括局部模糊频繁项目集产生算法FLF和全局模糊频繁项目集产生算法FGF.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生成全局模糊频繁项目集,在求解全局模糊频繁项目集过程中,传送局部模糊候选项目集支持数的通信量为O(n),提高了算法的挖掘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Apriori算法挖掘频繁项目集的效率,基于迭代式MapReduce模型对Apriori算法进行并行化,设计出了能够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频繁项目集挖掘的新算法.与传统的Apriori并行算法相比,新算法利用事务约减规则进行改进,减少了每次扫描时所需扫描事务的个数,能够显著减少运行时间.介绍了新算法的设计思想,研究了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已有方法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及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交关系的GML空间线对象离群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交关系的GML空间线对象离群检测算法DOL-IR,该算法首先计算GML线对象与其他空间对象的相交关系,定义基于相交关系的相异度,将其作为空间线对象之间距离的度量准则,利用DBSCAN聚类算法检测离群的基于空间相交关系的线对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DOL-IR能准确地检测出离群的基于空间相交关系的线对象,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视频中包含的异常事件数量稀少,信息密集的特征容易被遗漏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交叉注意力自编码器的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方法.首先预处理视频集,提取视频帧中表观和运动特征,然后设计双交叉注意力模块融入自编码器中,使特征图在自编码器中能够更好地关联全局特征.其次将提取后的特征放入各自的自编码器中学习正常行为,使含有正常事件的视频帧能被模型重构,含有异常事件的视频帧则无法被重构.最后通过检测模型得到各个视频帧的重构误差从而进行异常事件判定.该方法可以以局部特征关联全局特征的方式有效提高视频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率,通过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中进行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优于其他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聚类的异常入侵检测方法ID-DC,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分布式聚类产生聚簇模型,采用基于双参考点的标识算法Double-Reference标记异常簇,不需要具有类别标签的训练集且可自动确定聚簇模型的个数.实验中采用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KDD-CUP-99来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分布式聚类算法建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可有效地检测攻击,检测率高,误警率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数据流的序列模式挖掘,提出了基于数据流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MFSDS-1和MFSDS-2,它们均通过调整入选度的大小来调整保存信息的粒度.算法MFSDS-2利用分层存储结构,不仅能更好地保存序列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与全局序列模式的对比得到当前活动的一些异常序列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层存储的算法MFSDS-2的效率比算法MSFDS-1高.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聚类的异常入侵检测方法ID—DC,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分布式聚类产生聚簇模型,采用基于双参考点的标识算法Double—Reference标记异常簇,不需要具有类别标签的训练集且可自动确定聚簇模型的个数.实验中采用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KDD—CUP-99来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分布式聚类算法建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可有效地检测攻击,检测率高,误警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频繁项目集更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算法FMAGF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频繁项目集更新算法-UAGFI,该算法主要考虑最小支持度发生变化时全局频繁项目集的更新情况。UAGFI在最坏的情况下仅须扫描各局部数据库一遍,并利用已挖掘的结果,可避免传送某些原全局频繁项目对应的条件频繁模式树,从而降低网络通讯代价,实验结果表明,UAGFI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