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客观分型法对津南区2020年5月14日至8月13日的大气环流进行分型,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臭气浓度(以下称为OU值)的气象要素、建立OU值统计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津南区大韩庄垃圾填埋场OU值具有明显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当出现W型、SW型、A型、C型、ASW型和AW型大气环流时,不利于恶臭气体扩散;气温、风速与OU值呈负相关,相对湿度及大气稳定度与OU值具有明显正相关。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建立OU值的统计预报方程,其预报准确率为85.42%,但OU值的预报值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生命科学专业课程考试模式进行改革.通过采用动态多元化的考试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考试内容和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理论和实验技能进行的考核.考核的结果客观、真实,为培养创新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地保障,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排水中氮、磷等营养盐浓度仍高于地表水,可能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需要对其深度净化.周丛生物膜因其在脱氮除磷方面的优异性能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设计了基于玄武岩纤维-周丛生物膜的连续流反应器(BFP-CFR),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BFP-CFR对污水深度净化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BFP-CFR的最佳HRT为48 h.该HRT下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为79.88%、25.36%和94.83%.经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可显著降低污水氮磷污染物浓度.当HRT≥32 h时,氨氮出水浓度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及以上,总磷浓度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及以上.反应器出水水质和净化动力学分析表明,由于BFP反硝化能力弱,本反应器水质净化的限制性污染物为总氮,后续需要在促进反硝化功能以强化脱氮方面开展研究.这为今后将BFP运用于污水处理后排水的深度净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指出了需要技术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微藻处理污水的效率,将具有污水处理能力的小球藻,与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的两株芽孢杆菌SL1和SL2,分别构建小球藻-芽孢杆菌的藻菌共生体系:小球藻-芽孢杆菌SL1和小球藻-芽孢杆菌SL2,并将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配制污水的处理.结果显示,小球藻能够适应于所配制的高营养盐污水;芽孢杆菌SL2可以促进小球藻生长;无菌的小...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建立我国股票一级行业指数收益率模型,研究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之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并运用最小树形图法(即有向的最小生成树)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及2020疫情常态化3个阶段的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扮演波动溢出净冲击角色的行业在金融市场中更易于行业间风险的相互传染,其不能很好地吸收金融风险,而是将金融风险传递给净接受行业,并且金融风险的传导存在其一致性,上下游行业之间的风险传导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复杂三维物体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小波神经网络引入基于结构光投影的复杂物体三维面形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利用小波函数的时频特性及变焦特性和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逼近功能,得到离散条纹图的连续逼近函数,从中解出物体的相位信息,获得物体的三维面形分布.应用小波神经网络,在结构光投影条件下,只需要获取一幅条纹图,便可以完成复杂物体的三维面形测量.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方法,不存在滤波操作,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条纹图存在阴影的情况下,能更准确获得物体的相位信息,更加适用于恢复复杂物体的三维面形.模拟及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2219铝合金经过焊接后出现了严重的软化,为了阐明焊后软化对焊接残余应力计算精度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模拟了2219铝合金平板变极性惰性气体保护对接单道焊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考虑了加工硬化和退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化现象对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不考虑焊后软化时会高估焊缝区及其附近的残余应力水平。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可知,综合考虑加工硬化、退火效应及接头软化的情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路面表面人造纹理与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定向设计并制备不同形状的人造纹理试件(包含三角形纹理、矩形纹理和半圆形纹理3种形状和纹理高度为1、2、3、4、5 mm的5种纹理),并以4 mm高的三角形纹理设置了一组磨耗纹理试件,采用摆式摩擦试验、构造深度试验以及提取纹理顶部接触区域对各个试件的抗滑性能进行评价。【结果】2 mm高的三角形纹理和3 mm高的矩形纹理的抗滑性能最好,摆值均可达到107。在构造深度和摆值两个方面,三角形纹理和矩形纹理的抗滑性能相近,且均明显大于半圆形纹理的抗滑性能。随着磨损率的增大,摩擦接触面积增大,但纹理表面粗糙程度降低,导致抗滑性能逐渐衰减。【结论】纹理的抗滑性能主要取决于纹理的粗糙程度,而接触面积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提供了一种定向纹理设计方法,为深入理解路面表面纹理与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