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综合类 | 78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泊尔南部多热带成分,北部多高山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种子植物1451属,5000种,属于热带的科数不少,但属种不多.反之,亚热带成分则有较多的属和种.裸子植物只有雪松Cedrus是特有.有花植物仅61属不见于中国,特有属只有14属.60%的种与滇、藏共有.热带成分与云南较密切,亚热带成分则与西藏的最接近.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只有4000万年的历史.区系成分基本上是华夏的.少数与北极、北美、日本“间断分布”的成分也是华夏的,尼泊尔及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摇篮. 相似文献
2.
贵州植物区系新纪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
乔木,嫩枝被黄色茸毛,顶芽近于秃净.叶长圆形,膜质,长8—13厘米,宽3.6—4.8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平截或不等侧心形;上面干后黄绿色,除中肋有毛外秃净无毛;下面被黄色星状茸毛;侧脉8—11对,与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显著;全 相似文献
3.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4)
紅苞木属 Rbodoleia Champ. 大果紅苞木,新种 Rhodoleia, macrocarpa Chang, sp. nov. 乔木高10米。嫩枝黑褐色,无毛。叶革貭,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5厘来,宽3.5—5.5厘米,先端短尖或有小尖突,基部阔楔形,三出脉不很明显;腹面深綠色,暗晦无光泽,背面灰白色,有粃状鱗毛,侧脉8—9对,与中肋成75°开出。在腹面不明显,在背面略能见。叶柄长2.5—4厘米,(較粗壮。花末见。头状果序宽2.5—3.5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有植物大血藤的RAPD分析──植物地带性分化的分子差异标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中国特有科特有属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进行分析,探讨植物地带性分化的分子差异.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有效的10碱基对寡聚核糖核苷酸作引物,用于对取自5省区的大血藤植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用UPGMA法对各居群间的Jacard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各省区(地区)的大血藤居群,尽管其形态特征的变异尺度较为一致,但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地理范围的变化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6.
九龙半岛城门大围森林群落分析——Ⅰ.外貌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龙半岛城门大围的森林群落是以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等为优势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一个保存得较完整的低地林的代表类群.本文研究分析了该森林群落的区系组成、外貌、结构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3)
1.短梗木荷,新种Schima brevipedicellata Chang,sp.nov.A S.argentea Pritz.foliis obovatis majoribus,pedicellis brevioribus rob-ustis,sepalis et capsulis majoribus differt.Arbor,ramulis glabris robustis.Folia coriacea obovata 11-18 cm longa 相似文献
8.
椴树科蚬木亚科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椴树科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中等科,有50属45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及中、南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它和梧桐科在形态特征上十分类似,以致有些属的系统位置长期以来反复争论。中国的椴树科有11属80余种,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1911年在贵州发现的Pentace esquirolii Lèvl.,到1936年合理地被转移为柄翅果属Burretiodendron Rehd.。1921年在云南发现的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 Smith et Evans,原隶于梧桐科,后被Airy-Shaw等人移到椴树科,最近徐祥浩提出异 相似文献
9.
茶叶植物资源的订正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1)
在茶树的系统分类一文里,作者曾报导17种饮用的茶叶植物.在这前后,在云南和广西分别发现了新的茶叶种类.近几年来,杭州茶叶研究所在云南的东南及西南各县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集,发现许多未经报导的新种,并对它们的经济利用做了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