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中混凝土芯柱三向受压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大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泊松比、峰值应变、极限应变等参数,并引入到Domingo J.Carreira等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中,得出了适用于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公式.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供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设计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粘钢板、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加固材料的加固方案统一归类为“粘贴加固”.结合试验观察结果,将粘贴加固受弯构件破坏分为3类破坏形态,并给出各自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使用范围.通过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粘贴加固技术是可以用统一的计算公式来取代现有的几种加固公式.这将有助于设计人员根据各种加固材料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最优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空心剪力墙、复合墙板以及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等一系列夹芯混凝土结构,因其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孔洞,或填充或空心,导致结构内部受力异常复杂,其非线性力学性能很难被高效准确地计算.为此,在分层壳单元的基础上,针对夹芯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布置特点,提出了夹芯层分层壳单元,即通过设置至少2条对称的连续夹芯层,根据截面... 相似文献
4.
实际工程设计中,对于正交悬臂梁设计,往往忽略了彼此之间产生的扭矩,从而使得十字相交悬臂梁安全可靠度降低.该文基于约束力矩理论,提出了正交悬臂梁间产生的约束力矩的简化计算公式(4).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简化公式对正交等跨悬臂梁的扭矩计算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用于实际工程设计.通过对正交不等跨悬臂梁的扭矩分析,本文建议约束力矩简化公式的跨度比适用范围为1≤L1/L2≤1.3. 相似文献
5.
砌体在受到竖向荷载作用时,裂缝沿竖向灰缝位置展开并贯通,直至破坏﹒基于此种破坏形态,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竖向灰缝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一特点,本文认为砌体在受到竖向荷载作用时,与竖向灰缝相连的上部砌块实际上是受到弯矩作用,因此砌体的抗压强度远低于砌块﹒目前学者们对砌体的抗压强度研究较多,但关于砌体抗裂强度的研究尚未得见﹒为此,本文建立了砌块竖向灰缝处悬空,两端弹性支承的受力模型,由公式推导确定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裂强度计算公式,并与其它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实际工程设计中,带边梁的边悬臂梁在作为重要承重构件时,往往忽略了边梁对边悬臂梁产生的约束力矩,从而使得该边悬臂梁偏于不安全.从约束力矩理论出发,采用正对称结构形式,提出了边梁对边悬臂梁产生的约束力矩的简化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调整边梁与悬臂梁抗扭线刚度的比值,相应约束力矩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Φ值的增大,约束力矩减小.因此,建议在设计中应尽量增大边梁的截面,以减小悬臂梁的扭矩.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中主梁钢筋保护层厚度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主次梁钢筋交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危害性,并就施工中常见的3种处理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由大跨度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组成的大剧院建筑,过火后不同结构部分损毁情况大不相同.介绍了某大剧院遭受火灾后,结构剩余强度的检测和鉴定.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详尽的调查后,根据现场火灾损毁及构件表观情况温度调查,结合《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1](CECS 252-2009)进行了不同区域结构受热温度的判断及划分;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1]和现场检测结果,对不同温度区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筋材料的强度进行折减,运用PKPM软件对火灾区域结构进行了承载力分析和安全性鉴定,并提出了该结构火灾后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节能型砌体由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保温砂浆组成,具有轻质、保温等优点.对6个节能型砌体的三皮砖试件进行了沿灰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对7组21个试件进行了斜缝抗剪试验,研究了节能型砌体无竖向压应力时的抗剪强度及不同斜缝抗剪试件的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根据剪-压复合理论建立了节能型砌体处于剪-压复合受力时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南省湘潭市某400年残余牌楼结构存在的平面外倾斜、石梁裂缝及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从结构安全和维护文物原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背面设扶壁柱、圈梁的整体加固以及墙体拉结筋和“马牙槎”等连接构造措施的综合加固方案,经有限元分析和加固前后基频测试的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加固方案不仅能显著地提高该结构的平面外刚度、减小平面外变形和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同时又最大可能地维持了文物原貌,实现了结构加强和文物修复的共赢,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