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8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综合管廊造价高于传统市政管线设施,其估算具有影响因素众多、非线性等特点,综合考虑管廊长度、截面面积、舱数以及管线入廊个数等10个特征因素,充分利用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MATLAB仿真试验,对综合管廊的投资估算进行预测研究,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的计算结...  相似文献   
2.
针对降雨入渗的实际情况,将湿润锋至边坡表面的区域分为饱和区和非饱和区,入渗分为降雨强度控制阶段和土体入渗能力控制阶段,根据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厚度对入渗量和渗透系数进行修正.基于达西定律和质量守恒,利用入渗量和入渗速率的微分关系,对Green-Ampt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型用于炭质泥岩粗粒土路堤边坡稳定分析,利用G...  相似文献   
3.
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单元安全系数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稳定性评价是岩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岩体各部位的安全情况,引入单元安全系数Ke来评价岩体的微观稳定性,它能定量评价岩体在应力作用下的稳定状况;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单元安全系数公式,然后,利用算例研究,探讨了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随抗剪强度参数、黏结力C、内摩擦角φ的增大,单元安全系数Ke逐渐增大;Ke与抗剪强度参数间符合显著线性关系;Ke随c变化的梯度明显大于Ke随φ变化的梯度,黏结力对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大于内摩擦角对单元安全系数的影响;②最小主应力增大引起单元安全系数增大,最大主应力增大引起单元安全系数减小,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二者与单元安全系数的关系均呈现指数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围压作用情况下的层状岩体压缩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建立分析模型,计算不同围压下岩体的应力和应变后发现,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层状岩体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结构面倾角为60°时试件的三轴抗压强度最小;层面倾角为90°时对应的三轴抗压强度最大;对于相同倾角的试件,三轴压缩强度与围压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数值试验反应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得到的结果相符,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的刚度不断增大,弹性模量与围压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何忠明  刘建华 《科技资讯》2011,(7):169-169,17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作为高校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其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老师的教与学之间紧密配合,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强度折减法的临界状态判据各有优缺点,结合塑性应变能理论和突变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反映边坡的临界状态失稳判据。该方法以塑性功作为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状态的评价指标,以尖点突变模型作为判断边坡失稳与否的理论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强度折减系数,记录每个折减系系数下对应的计算模型整体塑性功,建立\"整体塑性功-折减系数\"曲线,并通过突变理论找出整体塑性功发生突变时对应的折减系数,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边坡的安全系数,此折减系数下对应的边坡状态即为临界状态。对单台阶边坡、多台阶边坡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得到的安全系数较接近,尤其与满足力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的修正简布法所得结果最接近,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公路岩质路堑高边坡采用爆破施工开挖方式容易引起边坡稳定性下降而出现边坡坡体垮塌以及因爆破产生的振动作用造成邻近构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问题,综合考虑边坡高度、坡形坡率、地质条件、爆破设计方案、爆区环境以及安全监督与管理共6个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拟评价样本指标的经典域与节域,构建基于同异反分析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建立基于集对可拓分析方法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对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例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中度风险,与现场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能真实反映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计算简单,能够为高边坡爆破施工提供风险预判,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节约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多层顺层软弱夹层土坡的稳定性,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稳定性分析理论,以京珠高速(长沙-湘潭段)左侧某含多层顺层软弱夹层土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多层顺层软弱夹层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该类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渗流特性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坡软弱夹层内基质吸力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减小速率较快,在降雨停止后的回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边坡软弱夹层内体积含水率在降雨入渗条件下逐渐增加至饱和,然后维持在饱和状态,形成暂态饱和区;降雨停止后,暂态饱和区在短暂的维持后开始慢慢消散,整体呈现"凸"型分布;边坡湿润锋主要沿坡前软弱夹层向边坡内部扩展,并在软弱夹层内形成锋面,整体形成波浪状分布;边坡安全系数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减小速率具有突变性。因此,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多层顺层软弱夹层土坡的破坏发育形式往往具有一定的牵引性和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应变软化的地下采场开挖变形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某大型地下采场开挖稳定性,利用FLAC3D同时考虑岩土体的应变软化特性,计算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周围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开挖步1_3,2_3和4引起的位移增量最大;开挖步1_1~1_2引起主采场顶板破坏高度为40 m左右,当开挖步为1_3时,顶板破坏高度达到80 m左右;2_1和2_2开挖步引起的破坏区面积变化不大,而2_3开挖步引起破坏高度迅速增长,达到120 m;开挖到第4步时,由于主采场与1和2采场空区相互贯通,破坏高度同样迅速增大,达到150 m左右;此后,由于影响稳定性的开挖阶段结束,破坏高度增量减小,最终破坏高度为160 m左右,得到的结果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层状岩体边坡三维计算模型,分析结构面黏结力和内摩擦角变化时边坡安全系数和滑动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结构面情况下,随着结构黏结力的增大,边坡整体安全系数不断增大,并且两者符合线性关系,此时,边坡滑动面逐渐从临坡面向坡内移动,滑动模式由浅层滑动转换为深层滑动;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边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并且两者符合线性关系,变化滑动面从深部往浅部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