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实证检验了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并非市场过度反应的结果,而与A、B股的市场分割、发行价格与原股票价格的差异、上市前后流动性的变化紧密联系。另外,A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前,B股市场多重上市的股价异常效应则主要表现在招股公告后。从股东构成、时间因素、散户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心理方面探讨了以上不对称反应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交易量、股价波动率和收益率的自相关性作为流动性、波动性和价格有效性等微观行为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A股和B股市场在微观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三个指标在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前,A股的三个指标都要显著大于B股.而B股开放之后,B股的这些指标都大于开放之前.最后运用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结构对微观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
对圈钱行为的认定和对圈钱后果的分析有利于证券市场发挥正常的融资和资源配置效率.上市公司再发行"圈钱"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募集资金的滥用.对1998~2001年沪深两市439个配股样本的研究发现,超过50%的公司存在募集资金滥用行为.对滥用和未滥用公司的长期业绩研究发现,募集资金滥用公司在再发行后的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出现恶化,未滥用公司的长期业绩并没有恶化.因此,募集资金滥用的"圈钱"行为是再发行后长期业绩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与波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检验中国证券交易四类股票收益与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以及收益与波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指数GARCH模型以获得合适的条件方差序列。应用结果发现,波动性随时间变化的证据,并且波动高/低的时期趋向于聚集,显示出高度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应用均值GARCH(GARCH-M)模型检验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每日交易量作为每日信息到达时刻的代理变量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每日收益的条件波动的解释力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日周效应的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效应进行研究发现,自1995年1月1日以后沪、深A股和深市B股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正周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存在于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正周五效应可以通过结算过程假设和半月效应假设进行解释.同时研究发现中国深市B股市场的日周效应可能源自于国外市场的溢出效应.当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在中国沪、深A股市场上存在着利用日周效应交易策略进行套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