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自制的连续冲稀膨胀计,在298.15K,测定了乙醇-环己烷、环己烷-正庚烷、乙醇-正庚烷三对二元系和相应三元系的过量体积。其中二元系的实验值与文献值良好一致。另外,又利用局部组成模型进行关联,当使用三对二元系的非随机参数,对上述三元系的过量体积进行预测时,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元段内的物料与热量平衡,对固定化酶管式热敏传慈器进行了考察,建立了用联立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描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于具体的发酵产物浓度测试,所得出的输入浓度与输出温差之间的关系具有Monod方程的形式,其度化趋势较好地反映了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滴定法和色谱分析测定了H_2O/C_(12)H_(25)SO_4Na/n-C_4H_9OH/n-C_8H_(18)系统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不同配比下的相图。微乳液只有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方始形成,随着SDS配比增加,微乳区先逐步扩大。电导测定还可区别W/O型、双连续相和O/W型微乳液,并且双连续相区随SDS配比增加而扩大。但是当SDS配比很高时,由于溶解度减小和出现粘稠液晶相,微乳液区反而缩小。对分相区的系线测定还表明,富水相微乳液中SDS的含量恒高于富油相微乳液。  相似文献   
4.
溶液过量焓的测定,无论对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过量焓的数值通常都较小,因此其实验测定就成为一项非常精密的工作,对卡计也有一定的要求。McGlashar认为在测定过量焓的卡计中不应有蒸气空间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正庚烷-苯甲醇部分互溶系统在308~325K范围内的过量体积V_m~E,根据V_m~E的不连续性确定了该系统的液-液平衡数据,与文献值一致。用UNIQUAC和流体混合物的双格子模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化酶热敏装置,对青霉素的浓度进行测量,此法适合于在线分析和控制。还研究了此酶反应的动力学,获得了固定化管式酶反应器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的等温稀释型量热计测定了298.15K时苯 环己烷、苯 正己烷、正己烷 环己烷三对二元系和苯 环己烷 正己烷三元系的过量焓。根据Flory理论和UNIQUAC模型对所得二元系过量焓的数据进行关联,由关联所得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预测了苯 环己烷 正己烷三元系的过量焓。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量热计测定了由二聚环戊二烯和过氧醋酸(各以B、A表示)合成二氧化二聚环戊二烯的反应热效应,同时测定了瞬时放热速度,得到热动力学曲线,经过数学处理,求得了该反应的反应级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二氧化二聚环戊二烯合成反应的速度为r_A=1.44×10~7exp(-49.8×10~3J/RT)C_A~(0.824)C_B~(1.69)。用所得的动力学方程式预测反应速度以及反应物浓度变化,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