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西部投融资体制,当前亟待解决的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本形成能力不足;金融抑制严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型制度短缺,制度创新能力差;有效投资需求不足,政府投融资政策对民间投资的行业和领域限制过多等影响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深化西部投融资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新机制,加快经济改革步伐,降低投融资风险,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西部投融资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灵活掌握财政货币政策,尽快建立金融信用制度,积极放开民间投资实业的领域限制,变革管理体制的模式,重视建设一流的、具有“忠诚守信”品德的高级金融人才队伍,把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推动西部投融资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是合同履行困难或一方严重违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对于挽救合同,避免损失,妥善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基本含义,作用,原则,法定条件,程序及其法律后果,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4.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是合同履行困难或一方严重违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对于挽救合同,避免损失,妥善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基本含义、作用、原则、法定条件、程序及其法律后果,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西部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覆盖农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把完善社保体系与培育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设计,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新型关系,塑造合理的利益机制,降低道德风险,以法律手段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坚持整体设计,农村、城市全面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为西部推进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民族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加速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西部民族地区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西部民族地区需加快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坚持走以市场为主导的道路、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并注重培育和优化与信息化推进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 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行为关系着消费者、接受服务者和商行为人(本文所指商行为人包括商自然人和商法人,以下类同)等的利益,关系着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的稳定、自由、互利合作和诚实、信用、平等、公正,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如果不用法律来规范商行为(本文所指商行为包括商自然人的商行为和商法人的商行为,以下类同),保护商行为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就会危及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权益。现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许多不合法律规范的商行为,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教师系统备课方法在科学方法中处于一般科学方法的地位,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可以适用于作为教育教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系统备课的方法指导.系统备课方法既是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又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现实需要,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关键是要确保把教育作为事关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事业来发展,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正创造性地落到实处,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财政资金配置的重点,把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作重点。中央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东部要主动参与,教育发展应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为己任,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出发,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建立发达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重视兼顾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推动民族地区的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