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祖煜 《科学世界》2010,(12):F0002-F0002,1
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文明的历史记载是从"大禹治水"这个传奇故事开始的。无独有偶,许多西方民族的传说也相信世界是从漂浮于大洪水的诺亚方舟上诞生的(《圣经·旧约》创世纪)。这些传说告诉我们,人类与洪水抗争的历史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一样漫长。  相似文献   
2.
坝基三维深层抗滑稳定分析的极限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塑性力学上限解的基本理论,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三维极限分析方法应用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通过将滑体离散为一系列具有倾斜界面的条柱体,并假定滑体中存在一个“中性面”,在这个面上,滑体的速度均与这个面一致,然而计算条柱体体系的协调速度场,就可以方便地求出滑体的稳定系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显著三维滑动效应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抗滑稳定分析中"潘家铮最大最小原理"的证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滑坡和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潘家铮原理的理论意义和证明作出理论阐述。潘氏原理指出:1)滑坡如能沿许多滑面滑动,则失稳时,它将沿抵抗力最小的一个滑面破坏(最小值原理)。2)滑坡体的滑面肯定时,则滑面上的反力(以及滑坡体内的内力)能自行调整,以发挥最大的抗滑能力(最大值原理)。对潘氏原理的证明是建立在Drucker准则和Sar-ma的斜分条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证明中使用了虚功原理和塑性力学的上、下限定理。列举了算例说明使用潘氏原理可以获得和闭合解一致的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4.
大坝之问     
因地震、火山、泥石流等作用形成的各种堰塞体和湖泊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大坝和水库”,比如九寨沟的五花海。动物们出于本能也会建“坝”,比如海狸会像蜜蜂喜欢建造完美的蜂巢一样,在河流上筑起漂亮的大坝。人类筑坝,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洪水的侵袭,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灌溉取水之用。后来,水库和大坝还产生了改善航运、养鱼、发电等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引流除险工程及溃坝洪水演进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唐家山堰塞湖的风险分析、抢险工程措施以及除险效果.该堰塞体平均坝高105m,库容3.2亿m^3,估计溃坝洪水洪峰至少可达48000m^3/s以上,会对下游造成巨大灾难.为此,开挖了深13m、底宽8m的明渠,成功地实施了一次泄流除险工程.大坝以洪峰流量为6500m^3/s的一次洪水过程下泄了1.6亿m^3水量,残留库容仅0.897亿m^3,堰塞体形成了底宽平均大于100m新河道,可以安全下泄200年一遇的洪水.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处理同类自然灾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聚焦三峡     
从最初的三峡设想到壁立西江,历史跨越了近百年的岁月。100年来,三峡工程一直是个焦点,建坝前是,建坝后是,未来或许仍会是。因为它太大了,承载的东西也太多。从2003年蓄水至135米高程开始发电;到2006年达到156米进入初期运行,开始改善上游航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防洪能力;再到2010年到达设计水位1 75米,开始全面发挥各种效益,三峡大坝已经运行了8个年头,从进入初期运行至今已5个年头,2008年进入试验运行至今也近3个年头了。这期间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长江中下游干旱,种种大事小情,总有些人将目光投向三峡工程。那么,现在三峡工程究竟怎样了,它的效益发挥了吗?弊端显现了吗?本期特别策划尽量从历史的真实再现三峡的建设过程,以翔实的数据重点介绍三峡在运行期发挥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客观科学地剖析三峡大坝带来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现在,三峡就屹立在那里,至于它的是非功过,留待世人评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滑坡分析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新方法.这一方法推广了建立在摩尔.库仑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方法.以往经验表明,在三维分析中,某一条柱按相关联法则以摩擦角剪胀有可能在几何上是不成立的.本文介绍的新方法提出了一个二元速度场的概念:(i)首先,建立一个代表岩土材料真实变形特征的塑性速度场;(ii)再建立一个用于功能平衡方程式求解的安全系数的虚速度场.这一新方法允许输入任意的材料剪胀角,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上限解方法以摩擦角剪胀时几何上可能不成立和相应的计算收敛问题.本文还介绍了此法在一个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