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下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关键期,本试验以阿勃春小麦为供试材料,设置正常条播、沟播、浅旋沟播与免耕4种耕作措施,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春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杂草防除时期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措施下,杂草均在5月下旬达到出苗最高峰,6月下旬出苗结束,且对春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和发生量的...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防除春油菜田恶性杂草剌儿菜和苣荬菜,进行了除草剂的防效示范试验。各示范点每公顷施用75%龙拳(SGX)225 g,以50%高特克(SC)600 mL/hm2作对照药,空白处理为对照,龙拳防除刺儿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6.04%,防除苣荬菜的最终控草效果平均达82.44%,平均增产14.19%,防除效果较对照药高特克高3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青稞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且对青稞安全的除草剂,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20 d,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70%以上;药后40 d,株防效均达80%以上,鲜重防效均达85%以上;青稞生长中后期8种除草剂(混剂)最终控制防效均达84%以上。除处理8(187.5 mL/hm27.5%啶磺草胺WDG+15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区的青稞在药后25 d内表现出一定药害,25 d后黄斑消失,其余各药剂处理区的青稞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区的青稞长势一致。此外,本研究得出8种除草剂(混剂)部分处理之间防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8的最终控制防效最佳,显著高于其他7个处理,其次为处理7(300 mL/hm287.5%2,4-滴异辛酯EC+45 g/hm220%苯磺隆WP+助剂混剂)。综上,考虑8种除草剂(混剂)对青稞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  相似文献   
5.
使用油草枯推荐剂量1 275 mL/hm^2,在不同生态区防除油菜田杂草。结果表明:整体控草效果达85%以上,较对照药剂高特克SC和胺苯磺隆WP高20个百分点以上;且白菜型油菜田控草效果优于甘蓝型油菜田,较空白对照增产20.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防除青海省农田恶性杂草的高效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室内测定了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可溶液剂(SL)对密花香薷、藜、苣荬菜、地肤、野芥菜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施药后7 d对供试的5种杂草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施药后14 d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比施药后7 d明显增强。施药后21 d 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 45.0、67.5、90.0、112.5、135.0 g a.i/hm2处理对密花香薷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1.85%、75.87%、82.80%、89.81%、90.42%;对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7.25%、100.00%、100.00%、100.00%、100.00%;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71.95%、72.14%、80.39%、85.84%、89.26%;对地肤的鲜重防效分别为68.48%、75.30%、78.33%、80.00%、85.76%;对野芥菜的鲜重防效分别为48.76%、66.56%、72.47%、78.22%、84.71%。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SL对密花香薷、藜、苣荬菜、地肤、野芥菜的E...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青海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对野燕麦、旱雀麦和野芥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而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相对杂草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强弱顺序分别为旱雀麦>野芥菜>野燕麦和野芥菜>野燕麦>旱雀麦。瑞香狼毒保留时间为5.50 min组分对旱雀麦根长抑制率较高,达83.38%,对野芥菜根长抑制率为73.85%;而麻花秦艽保留时间为15.66 min组分对旱雀麦和野芥菜种子芽长和根长的抑制率较低,介于30.18%~56.68%。可见,瑞香狼毒对杂草种子萌发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