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叙述了从“汤和信仰”到“汤和信俗”的产生、演变过程,分析了汤和信仰在历史上曾属于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的特点,阐释了汤和信仰申遗成功的背景、策略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盘瓠是图腾形象 ,是畲族盘瓠传说中的主人公。在传承的过程中 ,盘瓠形象不断变形 ,这是畲族民俗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 ,对盘瓠形象作了历史的回溯、民俗事象的引证 ,并对盘瓠形象的变形作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耕读文化,表达了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生活理想。它的意义,在于促成了一种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本文从生态民俗学的角度,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对耕读文化中的环境意识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中国畲族一直到1949年之前,都在沿用这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民俗的形成与传承,与宗教有关。古今中外各类宗教都以祛病灾作为传播宗教的手段,消灾祛病,成为中国第百姓与宗教之间的一条重要联系纽带。中国医药民俗与宗教的关系,除了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关系之外,更多的是与道教,儒教等本土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医药民俗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有其独特的医药民俗。福建、浙江两省的畲族又有其别具一格的医药民俗。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的耕读文化 ,表达了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生活理想。它的意义 ,在于促成了一种文  化生态环境的形成。本文从生态民俗学的角度 ,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 ,对耕读文化中的环境意识与人居环境的  互动关系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