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介孔二氧化硅(mSiO_2)的表面接枝了亚氨基二乙酸官能团(IDA)合成了mSiO_2-IDA吸附剂,研究了mSiO_2-IDA对Cu~(2+)、Cd~(2+)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通过元素分析仪(EA)、傅里叶红外型光谱仪(FT-IR)等表征手段表明IDA成功地接枝到mSiO_2的表面,考察了溶液的pH、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Cu~(2+)、Cd~(2+)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5,t=30min时,2g/L mSiO_2-IDA对溶液中的Cu~(2+)、Cd~(2+)去除率分别达到97.9%和92.1%。通过吸附动力学数据可知,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mSiO_2-IDA对Cu~(2+)、Cd~(2+)的吸附过程,它属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多功能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显示mSiO_2-IDA对Cu~(2+)、Cd~(2+)的吸附机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无机盐(NaCl)和聚乙二醇(PEG)存在下的拥挤环境对鲑鱼精子DNA变性行为的影响,并利用相关的模型进行计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影响了DNA分子间静电斥力及碱基对间氢键作用,进而影响DNA的变性温度。PEG的拥挤效应及其与DNA的结合效应竞争的结果导致PEG溶液中DNA的变性温度低于单一水溶液中DNA的变性温度,且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其降低幅度加大。用密度泛函理论对DNA的变性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建立的体相DNA变性的反应分子热力学模型,通过自由能极小原理计算DNA变性温度、变性曲线等,获得NaCl和PEG存在下DNA的变性行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