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采用枝状聚合物对氧化多壁碳纳米管(WMCNT)进行修饰,研究枝状聚合物PAMAM/WMCNT复合物对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研究了不同pH、吸附剂用量、铀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离子强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等温吸附理论模型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在室温下pH值为5、吸附时间80min、铀初始浓度1mg/mL时,吸附率达到97.25%。吸附等温模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羧基化碳纳米管(Carboxylic CNTs)作为增效剂,以提高Cu2+-荧光酮(PF)-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络合显色体系的吸光度,并将其应用于对铜离子的检测中。研究了羧基化碳纳米管用量及分析试剂添加顺序对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羧基化碳纳米管的显色增效机制。结果表明,羧基化碳纳米管的添加,最大吸收峰发生明显红移,有效提高了显色体系的吸光度;0.01%碳纳米管水溶液体积为0.5mL,添加顺序依次为Cu2+→PF→carboxylic CNTs,CTMAB时,显色体系吸光度最大,其值为0.399。  相似文献   
4.
柠檬酸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机酸,可通过络合作用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迁移。通过贯穿扩散法,研究了柠檬酸对Re(VII)在压实密度为1.40~1.80 g/cm~3的钠基和钙基膨润土中的扩散行为,得到了有效扩散系数D_e和岩石容量因子α等扩散系数。结果表明:Re(VII)在钠基和钙基膨润土中扩散的D_e和α等均随着压实膨润土密度ρ的增大而减小;与钙基膨润土相比较,Re(VII)在钠基膨润土中得到的扩散系数较小、吸附分配比较大,表明钠基膨润土的阻滞性能更好;同时加入柠檬酸后Re(VII)在钠基和钙基膨润土中的扩散系数和吸附分配比K_d均增大。实验得到膨润土的零点电位点均小于7.0,表明膨润土呈电负性,不易吸附阴离子形式存在的Re(VII)。吸附试验表明加入柠檬酸后,钠基和钙基膨润土对Re(VII)的K_d增大,并随着柠檬酸的浓度增加而增大。通过公式拟合得到Re(VII)在膨润土中扩散的D_e与有效孔隙率ε_(acc)均符合Archie定律,其胶结因子n分别为2.14和2.19。同时得到扩散的表观扩散系数D_a与膨润土压实密度均呈指数关系,均符合核素在黏土中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C_4mim][PF_6])为稀释剂,研究了N,N,N′,N′-四辛基-4-氧代庚二酰胺(TOOHA)萃取剂对U(VI)的萃取行为。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该萃取体系可以在10 min内对U(VI)达到萃取平衡。在最佳相比1.5∶1条件下,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对U(VI)的萃取机理,实验结果显示U(VI)的分配比随着水相中KPF_6、KCl和[C_4mim][Cl]的浓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表明该萃取体系萃取U(VI)是以阳离子交换机理进行的。斜率分析表明,萃取剂TOOHA与U(VI)是以2∶1配位的,同时降低温度有助于U(VI)的萃取。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色谱柱技术对环境样品中的铀进行分离富集,分析了影响其分离富集的条件,并以ICP-AES为检测仪器,对环境样品中铀的含量进行了准确测定,建立了D293固相萃取分离/ICP-AES在线测定环境样品中铀的方法。实验表明,pH=1.5时,铀可被树脂完全吸附,10mL0.9mol/LNH4NO3-0.1mol/LHNO3可完全解吸铀,浓缩物用ICP-AES进行测定,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05μg/mL,0.8%~2.9%和0.4%~9.8%。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各种环境样品中微量铀的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