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珙桐种子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为濒临灭绝的珍稀观赏树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解剖观察了璜桐种子及胚的形态结构,并对胚进行石蜡制作观观察。研究表明:珙桐果核分4-10室,3-5室发育,珙桐的种子为有胚乳子种子,且胚乳较丰富,胚芽、胚轴、子叶等胚的四个部分均发育完全,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珙桐发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缬草叶片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缬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缬草叶片作外殖体,用84(含氯制剂)作消毒液,用KT和NAA作生长调节剂.研究结果表明:以10%的84消毒液对外殖体消毒15min效果最理想,MS KT5mg/L NAA0.05mg/L为诱导叶块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缬草叶片生根时根的着生位置在紧靠叶脉处.  相似文献   
3.
对宣恩县洪家河流域的植物区系作了初步分析:流域内植物种类多,有种子植物122科、352属 、603种(不含栽培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属的水平上有13个分布型、12个变型。以世界成分、热带成分和温发占主要地位,起源较古老,我国特有成分特别是华中特有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影响薇菜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薇菜的高产栽培,加快薇菜的孢子繁殖,对影响薇菜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对鄂西南薇菜的分布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薇菜适合生长海拔1200m左右的湿润地区,土壤腐殖层较厚的弱酸性砂壤土,影响薇菜生长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光照强度、土壤类型及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5.
珙桐芽体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珙桐幼枝侧芽作外植体,以N6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从与6-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于培养基中,诱导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结果表明:同时使用N从和6-BA时,以NAA2.0mg/L加6-BA1.0mg/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内,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根据林分组成及生境的差异,设置样地5块,分别测定胸径大于2.5cm以上的木本植物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在每个5m×5m样方的左下角划出1m×1m小样方,记载草本层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度和总盖度。根据各层片植物的重要值,划分群落类型。结果将黄山松群落划分为5个群丛,并对每个群丛类型的外观、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珙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种子休眠期长,导致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成功率均低.通过比较机械破损、化学试剂处理、人畜尿液浸泡及湿沙层积等多种种子催芽方法,研究发现以长时间湿沙层积种子最好,既能解处坚硬内果皮对种子萌发的机械阻力,又能完成种子的后熟作用,既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又能提高发芽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逆境法、对采自安徽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种子进行发芽率及综合逆境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子的发芽率为21.6%,综合逆境活力为15.5%,黄山松种子的发芽率及种子活力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松的繁殖和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