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以工作岗位为平台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了基于岗位技能的"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岗位实践的项目融入到课程内容中,通过学生到工作岗位(或模拟岗位)看工作技术人员或教师的实际操作与讲解,然后进行独立操作与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比,指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整个过程中,看是前提,学是基础,做是关键,评是保证,以学生的学与做为主线,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在"看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仅起到辅助作用.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现场常见的板形翘曲缺陷,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对因材料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而导致带钢翘曲变形的现象及过程进行了解析研究,通过建立和求解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推导获得带钢翘曲度大小和不均匀纵向延伸的关系.在选择通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基于辛弹性力学方法的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差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最后,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带钢翘曲变形模型,研究了C翘向L翘的转化现象,建立了C翘转化为L翘的力学模型,获得其转化关系公式,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溶度积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验课本中缺乏相关测定实验内容或有的课本中虽然有实验,但实验结果不理想等情况,设计出“溴酸银溶度积的测定”实验,所得数值与课本所列数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们先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伏期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自由声场条件下,声刺激为特征频率的短纯音(40 ms),呈现率为0.5~20 Hz共8种.结果显示,幼年鼠和成年鼠中,潜伏期随呈现率升高而单调递增的神经元分别点62.8%(22/35)和66.7%(22/23),而老年鼠中只占33.3%(11/33),但非单调比则达66.7%(22/23).我们的初步结果提示,老年性听力低下可能与大声负载条件下听中枢神经元的时相表征稳定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接触网抗风可靠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分析了接触网风荷载作用下的失效形式、抗风可靠性的安全界限和破坏准则;对存在的难点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使用,这些普遍被应用于捕获、存储、处理及访问敏感数据的微控制系统.其安全性能正以不同形式成为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规划要求.文章以缓冲区溢出这一典型的系统漏洞为例。详细分析了这类漏洞的特征,提出并设计实现了2种基于硬件机制的安全策略,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相关仿真数据表明,上...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来解决物流拣选路径的优化问题。通过实验室模拟环境,用Matlab7.0进行了某次拣选作业仿真,取得了最优路径。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更快地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使用,这些普遍被应用于捕获、存储、处理及访问敏感数据的微控制系统.其安全性能正以不同形式成为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规划要求.文章以缓冲区溢出这一典型的系统漏洞为例。详细分析了这类漏洞的特征,提出并设计实现了2种基于硬件机制的安全策略,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相关仿真数据表明,上述机制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正>大型锻造操作机属于当前世界最大的多自由度重载机器人,属于机、电、液高度一体化的复杂装备,它是万吨锻造压机的重要配套设备,也是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重大机械装备之一。并且,大型锻件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其发展水平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总量管理策略,以吴季松教授创立的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平衡态模型为理论基础,开展北京市水资源系统管理应用研究。研究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方面分析了北京市水资源需求的发展特点,并从地表水供给、地下水供给和再生水供给方面分析了水资源供给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2015~2050年北京市水资源动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了预测评价。为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动态供需平衡,应合理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规模,加大地表水资源和再生水资源的供给,并从长远考虑,建议从人口总量控制、实施渤海水淡化调水入京、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北京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