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现的重要动力之一:科学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美学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具体的感性上的美。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之美 ,大多数人则不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之美与艺术美仍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分 ,美有两个特征显著的不同层次。一个是事物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 ,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 ,如美的自然景色 ,美的音乐 ,美的雕塑、绘画、建筑物 ,以其形象、声音、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 ,唤起那些观赏者主体内心中的和谐共鸣 ,产生美的享受。第二个是事物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理性美 ,这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美 ,它虽然要通过感官接受…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4.
 前言 当我们翻开科技的史册,不难发现,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生长点,常常是在不同学科的彼此交叉和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过程中产生的。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出现在多领域研究过程之中。如,现代物理学中的表面科学包含在一些最重要的令人迷惑的化学过程中,多相催化包含着表面和发生在其上的化学反应之间的深奥的相互作用,这些准二维交叉学科既对理论又对实验提出了基本问题,常常需要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携手来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近现代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科技研发实验室,它在科技创新领域里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人才辈出.这与贝尔实验室优良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从六个方面对贝尔实验室在83年历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科学技术观的认识,而且可为现代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说到问题 ,人们并不陌生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提出的科学问题 ,它的作用却非同一般。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照爱因斯坦的观点来看 ,科学问题的提出在科学新概念、新规律发现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科学问题的界定及特征所谓科学问题 ,指的是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还没有得到解决或没有得到答案(解释)的疑难或矛盾。  相似文献   
7.
说到问题 ,人们并不陌生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提出的科学问题 ,它的作用却非同一般。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照爱因斯坦的观点来看 ,科学问题的提出在科学新概念、新规律发现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科学问题的界定及特征所谓科学问题 ,指的是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还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8.
卢瑟福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和伟大导师之一.对其科学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观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是有益于我们对科学技术观的再认识,并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八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卢瑟福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以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观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创造思维活动中,若运用想象力进行求异思维的话,往往可以从这些差异中构想出新的创意。香港有家粘合剂商店,在推出一种新型的“强力万能胶”时,市面上已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万能胶”。店老板想出一个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广告”方式:他把一枚价值数千元的金币用这种胶粘在店门口的墙上,并告示说,谁能用手把这枚金币抠下来,这枚金币就奉送给谁。果然,这则小广告起到了真正的“轰动”效应。当然,没有一个人能用手抠下那枚金币,但进店买“强力万能胶”的人却日益增多。这里,店主就是在同样的产品、同样是…  相似文献   
10.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治学的几个主要层次。“博学”需广泛涉猎,兼容并包,以达博大精深的境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博学是创新的基础,越过博学阶段,为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有精深的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邻近学科知识和尽可能多的其他知识。当我们翻开科技发展的史册,不难发现科技史上绝大多数科学大师都是兼容并蓄、博学多才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