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与目标,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地理环境、资源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系统、科技优势、制度与政策6个基本条件出发,构建了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科技和政策等要素在内的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涵,结合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发展条件和生活质量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方法对内蒙古33个牧区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析与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内蒙古牧区旗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且各个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均有较大差异;②各盟市间及其内部的牧区旗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旗市经济发展不够协调;③内蒙古牧区旗市分为4种经济发展类型,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乌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乌海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乌海市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并根据协调等级进行归类,结果表明:(1)从时序角度看,2000-2005年间乌海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波动显著;(2)从频数统计角度看,乌海市6年中有5年协调度指数低于O.6,一般可接受的范围为大于等于O.6.其中有3年勉强协调,两年严重失调.总的来说,乌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协调;(3)从趋势角度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尤其是2005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严重不协调,协调度指数极低.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内蒙古小城镇特点及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考察了内蒙古农田对旱灾的抗承能力,建立了农田承受旱灾能力评价模型,据此选取了相应的参评因子并确定其评分标准和权重分配,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和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地理学科的性质及区域地理环境的结构、特性出发,结合乡土地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综合地理区域进行了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要素在内的考察内容设计,并以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典型性、代表性与实习地区的方便性为原则,以点线结合的方式选择了实习地区与路线,提出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应采取路线观察与定点考察相结合、区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地域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直接标志与间接标志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合成法得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得出预测值.研究表明:从199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好,但在不同的阶段生态环境质量所处的等级不同,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等级;从2001-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等级.通过预测得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断上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到2016年环境质量开始进入优等级.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衡量一个区域能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其程度的有效方法.根据内蒙古的区域特点,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动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处于非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之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是提高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出发,分析了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经济与市场、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和历史文化优势等内部动力,以及中心城市产业、人口的扩散、行政管理与政府决策的促进、工业化的推动等外部优势,从而为促进内蒙古小城镇的健康、高效发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遥感概论》教学中有关难点的教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