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由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现状、原因及加快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管式反应器研究了丙酮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合成二丙酮醇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反应是一个2—1级可逆反应,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本学期我院模具专业实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模具设计》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内容、特点以及效果,并对今后教学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过程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林 《科技信息》2009,(33):290-290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描述了该课程的学习领域,并给出了详细的学习情境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5.
同纲估计     
本文利用“量纲”的特征,揭示了统计模型中未知参数与其估计量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进而给出了参数估计量应满足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某三角形平面带中庭大型商业综合体原结构体系为少墙框架结构,文章针对原结构体系方案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方案和支撑框架结构体系方案,并对三种结构方案在抗震性能及经济性上进行方案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可为此类建筑前期结构方案选型提供借鉴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不同压帮方式的内排运距特点与计算原理,建立了内排压帮高度及重复剥离深度的数学模型,得出通用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有效判据。以黑岱沟露天矿为例,采用费用补偿法确定最优的内排压帮高度,利用最小重复剥采比确定最佳的重复剥离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分区开采露天矿相邻采区间内排压帮高度与重复剥离深度需同时确定,以费用补偿法建立的数学模型简单且可靠,研究成果对露天矿相邻采区间生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碎裂板岩不同含水状态下蠕变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认识不同含水状态下碎裂板岩的蠕变特性,利用Instron全数控电液伺服力学试验机对贵州黔东南地区隧道洞口的碎裂板岩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其自然风干、不完全饱和和饱和试样的蠕变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碎裂板岩蠕变过程主要包括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过程,超过一定应力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破坏,因此可由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其蠕变过程;(2)自然风干试样蠕变破坏应力为66.2 MPa,为自然风干试样瞬时单轴抗压强度的71.7%,不完全饱和试样蠕变破坏应力为56.1 MPa,饱和试样蠕变破坏应力为38.2 MPa;(3)不完全饱和试样的最大蠕变应变为自然风干试样的2.7倍,而饱和试样的最大蠕变应变值是自然风干试样的4.3倍。  相似文献   
9.
就考勤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和安全问题作出了阐述,从需求分析方面做了业务需求分析、数据分析、功能需求分析以及非功能需求分析并采用了数据流程图、业务场景图、用例图来进行分析.系统设计部分做了考勤管理模块设计(考勤时间设置、请假信息管理、出差信息管理、统计查询)、公告信息管理模块设计、系统管理模块设计(用户信息管理、权限管理);并给出了接口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表设计.  相似文献   
10.
The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is a kind of typical organic industrial wastewater with hig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which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degraded by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n effective treatment process. A combination process of catalytic oxidation with noble metal catalysts and aerobic biological fluid-bed packed with the new ultrastructure biological carriers, which was developed by ourselves, was investigated to treat the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The pilot scale test with 0.5 m^3/h influent flow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new combin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luent COD was 84.02 mg/L, ammonia nitrogen was 14.15 mg/L, and total phenol was 0.20 mg/L, which could completely meet the Grade I of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 when the influent average COD was 5 564 mg/L, ammonia nitrogen was 237 mg/L, and total phenol was 1 100 mg/L. The two catalytic reactors could evidently improve the wastewater biodegradability, and the value of BOD5/COD (B/C) increased from 0.23 to 0.413 in the one-stage catalytic reactor and from 0. 273 to 0.421 in two-stage catalytic reactor. The furthe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luent quality of this new combination process could still me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 when the COD loading was 8.65 kg / (m^3· d). Most of aromatic an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ere degraded effectively in this combin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