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镶嵌了“自然框架”.地域优势利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辽阔疆域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抗御风险能力.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展望未来,如何在剧烈的环境变迁中保存各民族固有文化,使各民族居住地域与“美丽中国”相得益彰,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甘蔗的种植由两广、越南一带借助朝贡网络延伸至长江流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人们发明了对甘蔗的多种加工、食用方法,这加深了甘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也促进了甘蔗在江南的种植。南北朝隔江对峙,由于南朝人物的提倡,甘蔗的声名不胫而走,成为中国北方瞻望中国南方的重要物象。  相似文献   
3.
土家诗人刘小平是近年来活跃在当代诗坛并立志要写出属于自己民族标记诗歌的诗人。他以鄂西为背景的诗歌大都很精致,具有成熟的艺术功力。本文通过对刘小平诗歌诗美的评述,意图对刘小平诗歌作一次具有建构意义的理论探求。  相似文献   
4.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土地兼并导致流民四起,引发社会治理危机。机构膨胀、吏治不彰致使社会财富难以为继。中国王朝因此呈现惊人相似的动乱循环。以史为鉴,我们必须慎重处理好土地问题,构筑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强改革和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