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为了协助电力系统调度人员快速、合理地给出无功优化控制方案,保证电网电压稳定性,设计实现了基于实时数据的无功优化控制系统。实时获取数据后,通过拓扑建模、状态估计、无功优化计算,得出无功优化控制方案。系统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东旭 《科技资讯》2012,(33):135-135
针对电力系统图形建模过程中人工操作量大、交互困难的现状,研究实现了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系统的具有自动建模功能的图形平台。该平台操作简单,可以自动建立拓扑模型,并直接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大大减少了人工建模工作量,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出不同参数对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敏感程度的影响规律,在保证最优承载力和成本的同时,给出最佳参数组合.方法以长细比、核心混凝土强度、取代率、含钢率为变化参数,采用实验对照、正交试验法、SPSS软件对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较长柱、中长柱、短柱的敏感因素及敏感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较长柱在长细比50~60、含钢率5%~11%、取代率20%~60%时,各因素对其承载力敏感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长细比、含钢率、取代率;中长柱在长细比25~35、含钢率3. 8%~7. 9%、取代率20%~60%时,敏感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含钢率、取代率、长细比;短柱在含钢率3. 8%~7. 7%、混凝土强度C35~C40、取代率20%~35%时,敏感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取代率.结论 SPSS软件分析与正交试验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将回归分析运用到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敏感因素的对比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