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77年在全区林业用地上按6×8公里间距布设了2909个固定样点,并于1978年和1980年进行了两次复查。初、复查时间基本上均在调查年度的9—11月份。本文主要是根据这三次连续清查成果,分析本区1977—1980年间的森林资源及其动态。 一、森林总面积及立木总蓄积现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2.
用点抽样进行森林连续清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点抽样进行森林连续清查,国内外都有采用。如“席卷美国南部的森林清查新体系”和北欧三国的全国性连续清查都是以点抽样为基础。我国广西1977年开始的各级森林连续清查也采用了点抽样(角规控制检尺)。实践表明,用点抽样进行连续清查,不仅可能产生蓄积偏小误差,还可能产生断面积生长量的测算方法和精度问题。因此,国内外对此法的实践可行性存在着疑义。有必要对此法的实践可行性在理论和实践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点抽样的效率,偏差及估计资源变化的方法和精度问题。 所用资料是以广西自治区用点抽样进行连续清查的2909个样点的生产性调查数据为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办法。此外,为了对比分析,1980年复查时从全区2909个固定样点中又系统抽取了约1/4的样点(共717个),以样点为中心设置了面积为一市亩的方形样地717块进行每木调查,用之与相应样点的角规控制检尺调查结果作对比分析。同时还进行了一些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福建南平溪后乡杉木林丰产经验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南平溪后乡的杉木林,栽培集中,面积宽广,前经林业部综合调查队和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调查,发现40年生杉林产量高达每公顷木材蓄积1096立方公尺,复经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总结报导,丰产经验,值得学习。因此,南京林学院及南京林业科学研究所特组织教师及工作人员于1958年8月前往学习。经过调查研究,在了解杉木林的特性与学习丰产经验的基础上,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革新技术贯彻农业丰产的八字宪法提出改造自然,提高杉木林生产的新的技术措施,使杉木林10—15年成材,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根据日本安腾贵的基本理论,以林分密度控制图为基础编制雪岭云杉天然林分结构密度图。它由Y-N曲线、等限界直径线和最大密度线组成。Y-N曲线由累积株数和累积材积间关系导出,模型为Y=AWN+BN,由此得出三参数β型分布函数。使用该图不仅知道林分总量,而且知道各材种量,它比密度图好,实践中最好与密度图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