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同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与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斗争是同一个斗争过程。离开同一性来谈斗争性,就会把同一个斗争过程分割成两个不同的斗争过程,从而认为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而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斗争则没有这种作用;另外,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斗争有两种重性;既有加重新事物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的一面,又有从反面刺激新事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唯物辩证思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兵书,它比较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战争中的战术问题,不仅有丰富的军事思想,而且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它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进行一些探索。一、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哲学上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理论称为唯物论。孙武承认军...  相似文献   
3.
“知行关系”问题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古文尚书·说命中》首先提出“知之非浪,行之维艰”的命题,以后从孔子到孙中山的许多人都对“知行关系”问题作过各式各样的论述,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知先行后”说,“行先知后”说,“知行合一”说等等。有的观点虽有某些可贵之处,但它们都毫无例外没有全面科学的解决“知行关系”问题。作为哲学范畴的“知”,是指知识、认识;“行”是指行动,实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1951年发表时的副标题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可见知和行与认识和实践二者的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