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粒度测量中的传感器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一种同心圆环式的光电探测器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器件环带的设计依据,推导出了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动态光散射原理中散射光信号涨落求取纳米级颗粒粒径的方法,介绍了应用TDS5052B数字示波器构建的高速信号采集实验装置,分别阐述了应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设计的基于多倍延迟时间的高速的散射光子信号的采集、甄别与计数程序.实现了单通道的32 ms内散射光子信号采集,并得到了合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全息透镜阵列对双曝光散斑图或双曝光粒子像进行并行光学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数十倍地减少二维移动台的机械运动次数,大大减少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4.
扇形探测器光电特性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扇形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SSPD)的光电特性,分析了器件的特殊结构和非线性转换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扇型探测器光电特性的修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扇形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SSPD)的光电特性,分析了器件的特殊结构和非线性转换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考虑颗粒层的遮光率对入射光强和对颗粒层散射光的影响,考虑了这两个因素后,原激光衍射散射法的结果必须增加一个的修正系数exp(-βd)。  相似文献   
9.
激光烟气粉尘排放量监测系统的浓度测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学式粉尘排放量监测系统中在浓度测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浓度、粒度测量系统和前向散射光浓度信息接收方案。对这种新的测量浓度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 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 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