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据国外的研究,棉花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者,有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两类。目前,在陆地棉中,已发现了三个显性核基因 Ms_4、Ms_7、Ms_(10)控制的材料,并对细胞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内,除了发现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棉花“洞 A”雄性不育系外,还发现了新的受显性核基因控制的新海雄性不育系(属海岛棉)和“洞 A_3”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2.
棉花“洞A”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洞 A”雄性不育株是自然突变而来,经研究为隐性核基因控制,定名为msc(?)msc(?)。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省棉花研究所已先后培育出“洞 A”、“751A”、“473A”两用系,并筛选出川杂一、二、三号三个杂交棉品种。其中川杂一、二号在南充地区推广十万亩,获得了好的收获。为了探讨“洞 A”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时期和表现,曾对“洞 A”小孢子母细胞的变化,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继~(60)Cor射线对蚕豆根尖细胞和小孢子发育的辐射效应的续篇,总结了茎尖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畸变,微核及其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中存在的不同状态,指出与细胞核在分裂周期的变化是相似的。并讨论了根尖、茎尖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的细胞效应的互相关系,为蚕豆的辐射育种提供了细胞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同源三倍体植物萱草的小孢子发育过程。由于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含有三套相同的染色体组(x=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都是混乱的,在中期Ⅰ往往形成单价,二价和三价体,后期Ⅰ的分离不均等,致使萱草小孢子全部不育。萱草的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形成四分孢子的形式除连续型外,还有同时型,而且,花粉粒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5.
前言利用物理学的新技术——γ射线、x射线、中子、微波、超声波和紫外线对生物进行诱变,在国内外均已普遍应用,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人们的重视。加速电子对生物有机体的作用,在国内报导很少。郭宝江等用5 Mev电子辐射对水稻的诱发效应表明,它具有比γ射线的辐射损伤较轻、诱变频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陆地棉洞庭一号自然雌雄不育株小孢子败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多分散,为单价体;后期Ⅰ时染色体分配不均,常有落后染色体出现;末期Ⅰ形成大小不等,数目各异的核及微核。减数分裂Ⅱ时,姊妹染色体分开,产生多个核,形成多分孢子。故由一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小孢子的数目不等(2—14个),大小各异。花粉粒的数目多,大小差异悬殊,有的无棘状突起。经过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花粉粒的大小、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粒的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测定和分析,认为该株棉花为自然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60)Cor射线对蚕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环和微核等变异,并对四分孢子的排列形式和小孢子的数目进行了分析,发现整个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畸变,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发展的演变过程。染色体的畸变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处理蚕豆干种子后,无论是对其根尖茎尖细胞染色体或是对M_1代植株小孢子的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用CO_2激光处理Allium listulosum作物减数分裂前的花蕾,也可以引起减数分裂时发生变异。因此,~(60)Coγ射线和激光单独处理都会对作物发生一定的影响。但是,~(60)Coγ射线和激光双重处理后情形怎样呢?我们以蚕  相似文献   
9.
前言根据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各种电离辐射,均能诱发植物和人类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由于中子的穿透能力强,线性能量转移值高,其相对的生物学效应强。因而,中子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比 x、γ射线为高’,故一般认为中子的诱变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