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铅笔史话     
铅笔虽小,但历史悠久。 1564年的夏天,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格兰的昆布兰郡,吹倒了鲍罗台村的一棵大树,一片灰黑色的泥土在树根处露了出来。好奇的村民以为是煤,就争先恐后地挖取  相似文献   
2.
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组6UN,llH(z).U(t),U(0)ll1的方法,已经由JamesWei和EdwardNorman给出(1),他们的方法建立在李代数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讨论解的结构。对于上述方程组,其中U是有限维空间中依赖于时间的线性算子,而H(=6t(Ht、(z)+......、,!(r),!+(z),如果Ht,Hz,…,,!。生成可解的李代数L,则它的解U(U=explgt(r)HJexpk2(…”exp“(z)1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其所有的元素都是g(illl,2,…,m)的初等函数,并且只出现指数函数与乘幂。最后用两个例子说明具体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过程模型的参数,给出了用线性回归和优选法搜索参数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On the Korteweg-de Vries Equation:Existence and Uniqueness”一文中,Anders Sj berg利用下述重要的不等式建立丁一个存在唯一性定理: 据我所知,此不等式还缺少证明。我以很简单的方式证明了它。  相似文献   
5.
1773年,瑞典药剂师舍勒制得了O2(氧气);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制得了O2。由此,O2发现者的桂冠戴到了舍勒、普利斯特里的头上。但是在1807年,德国汉学家克拉普罗特首先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最早发现O2的人,应是8世纪时的中国人马和!  相似文献   
6.
黄念宁同志在他的论文中,采用公式β=1/2θ_x-itg(θ/2)λ_x,得到了复Sine-Gordon方程组?,?的一个新解。此解在物理上是很有用的.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更一般的公式φ=1/2θ_x-ig(θ)λ_x(g(θ)任意),推广了黄念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