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报道了多孔生物β-Ca3(PO4)2降解材料的研制工艺,同时结合动物实验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这种材料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性能进行了讨论。所研制的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气孔,其孔径大概为300-500μm。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植入体内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及降解性能。当材料植入动物内二个月内,与宿主骨之间的间隙完全愈合,但外形及密度变化不大。植入6个月后,两端的新骨向中心区生长,材料开始降解,边缘出现不整齐状。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所制材料在动物体内的降解过程。关于β-Ca3(PO4)2陶瓷的生物降解机理,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可以认为:材料在动物体内降解是由于细小晶粒被生物细胞吞噬的结果。同时,化学沉积是材料降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材料的降解是从玻璃连结相开始突破的,其过程可以描述为:当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后,骨组织沿材料孔隙长入,同时连结晶粒的玻璃相在体液作用下发生水解,并伴随晶相颗粒的分离。分离过程中小晶粒被生物细胞吞噬,残留大量晶粒在组织液中存在Ca3(PO4)2 ←→3Ca^2 2PO4^2-溶解出的一部分Ca^2 随体内代谢出体外,另一部分在体液与血清作用下沉积在新生骨上。由于大晶粒难以被细胞吞噬,溶解度相对又较小,最后则以分离的形式残存下来。交界处新骨中Ca含量较高正是化学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静电自组装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用于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聚乳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复合材料.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表征,发现复合材料表面被均匀修饰,具有明显的多级结构,内层为致密结构,外层为疏松的海绵结构,孔径10~100μm.亲水性实验发现自组装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较纯聚乳酸有了较大的提高.降解实验发现:在0~2周,材料降解液pH值急剧下降,后期下降缓慢;降解过程中pH值都在7.0左右.MTT(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促进雪旺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和62.45°;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为基质,构建一种新型甲硝唑缓释微球,作为充填材料用于骨修复.利用乙醇为反应溶剂,聚丙烯酸为分散剂,在pH=11的条件下,制备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采用W/O型反相乳化-交联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甲硝唑复合微球.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含量和体外累积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粒径主要集中在1~10 μm,壳聚糖对羟基磷灰石和甲硝唑形成了很好的包覆.复合微球平均载药量为38.23%,平均包封率为54.21%,3 d内对甲硝唑的释放达到82%左右.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载药复合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对甲硝唑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迎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面对一个有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向知识经济转移的大趋势,高等学校如何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武汉工业大学是一所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的理工科大学,近几年,在教育思想和观念日趋更新,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顺利完成了管理体制的转换,启动了“211工程”建设项目,迎来了建设发展50周年的校庆,同时在98′伟大的抗洪抢险斗…  相似文献   
6.
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条件.例如:陶瓷的表面微裂纹影响着机械强度,而磁学及电学性能则对其表面结构及化学成份非常敏感.近年来离子注入法已经开辟了研制现代材料的新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及部分聚合物材料中.对于陶瓷材料,目前大多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改善陶瓷表面的机械性能,很少有论文涉及其表面电性能的改善.本文介绍了一种改善ZrO2陶瓷表面导电性能的新方法.ZrO2陶瓷是绝缘体,常温下其电阻率大于1012Ωcm.通过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可以使得样品表层产生不同程度的电性能变化.试验表明,当采用2×1017Fe/cm2注入,并在950℃下真空退火30分钟,ZrO2的表面电阻率将下降十余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导电性.文中还通过应 用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技术,分别对注入元素的化学结合状态及表面注入层的结晶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从XPS测试发现,注入离子在ZrO2表层中以Fe2+、Fe3+及Fe0三种形式的状态存在;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注入层中除ZrO2主晶相外,还存在少量的FeZrO3等晶相.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离子注入样品的导电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FeCl3为氧化剂和掺杂剂,以SDS(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聚吡咯(PPY)/聚乳酸(PDLLA)多孔复合导电材料,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多功能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及霍尔效应测试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导电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DLLA的特征吸收峰和PPY的特征吸收峰在多孔复合材料的ATR-FT-IR图谱中都有体现;多孔复合材料中具有N原子的特征电子能谱峰;PPY/PDLLA多孔复合材料是一个两相体系,PPY粒子分散在连续的绝缘PDLLA相中,并具有多孔结构;当PPY含量高时,微区域变大,并且相互连接,在PDLLA中形成贯穿网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PPY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能满足周围神经再生要求。  相似文献   
8.
将聚合物-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PRGD)与聚(D,L-乳酸,PDLLA)、β-磷酸三钙(β-TCP)、神经生长因子(NGF)复合制备的新型PRGD/PDLLA/β-TCP/NGF复合导管材料在37℃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降解试验,研究支架材料在体外降解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质量、降解介质pH值、微观形貌的变化及NGF的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GF的释放量在30 d内可以达到诱导神经组织的功能;加入β-TCP,可以部分中和聚乳酸和PRGD降解产物的酸性,有效调节降解介质的pH值,使其维持在中性. 加入PRGD和NGF可促进复合膜的降解,PRGD/PDLLA/β-TCP/NGF复合材料比聚乳酸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L-乳酸复合不对称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引发剂在真空下使壳聚糖与L-乳酸接枝共聚进行研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一种用于周围神经再生的复合不对称膜材料。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复合不对称膜在磷酸缓冲溶液(pH=7.4)中的溶胀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不对称膜具有较好的接枝效果;具有内层致密,外层疏松、排列整齐的多孔结构,孔径约100μm;复合不对称膜的玻璃转变温度为192.982℃;溶涨率为接枝前的1/2到1/6;复合不对称膜的力学性能随L-乳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变化而变化,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伸长率等先升后降,当L-乳酸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时,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