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
白唇鹿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的高寒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关于白唇鹿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已有一些报道。由于高原寒冷的原因。它的繁殖时间较其他鹿类晚,对其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征,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据得自青海祁连县两个白唇鹿成体的生殖器官进行解剖观察,以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3.
将7日龄的黑白花奶牛胚胎,采用简易冷冻仪,以液氮作冷冻源的快速冷冻、解冻法对胚胎进行冷冻.甘油作冷冻保护剂,以1℃/min的速度由室温降至-7℃,在-7℃下绣发结晶,并在-7℃下维持5分钟;又以0.3℃/min降到-10℃,最后以0.5℃/min速度降至-30℃,平衡10分钟后,胚胎直接投入液氮罐申保存。需移植时,直接在37℃温水中解冻。本试验解冻了25枚胚胎,取1,2级胚胎15枚,除去甘油后,将15枚胚胎用凯氏枪输卵器分别移植给15头同期受体的的母牛,现已产下3头牛犊.结果表明,采用简易冷冻仪、以液氮作冷冻源的快速冷冻、解冻的胚胎可以成活,且有利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隶属啮齿类、竹鼠科,是我国分布的三种竹鼠(中华竹鼠、大竹鼠、银星竹鼠)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中华竹鼠的外形短圆、粗壮,成体体长一般350-380毫米.头部钝圆,吻大眼小,耳长20-25毫米,隐于淡棕灰色的毛丛内,四肢短小,五趾均具被毛且具尖爪,尾短,一般在105-113毫米之间.全身被淡棕灰色毛,针毛稍长约30毫米,为灰白色,尖端沾棕;绒毛长约25毫米,基部二分之一部分为深灰色.针毛及绒毛均很柔软,并微带光泽.  相似文献   
6.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高寒区的供水渠道大多数面对极端寒冷、异常干旱、复杂地质环境等恶劣自然条件,为了防止冻胀往往冬季不供水,渠道每年经历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为了研究膨胀土渠道在反复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劣化机理,分别从湿干?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裂隙损伤、强度衰减及渠道劣化演变3个方面阐述高寒区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情况,具体包括:...  相似文献   
7.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因网络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是理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其难点之一在于数据的小样本特性、多重相关性及粗糙性.针对基因表达数据的这些特点,偏最小二乘回归被首次引入基因网络的数学建模领域,通过轮换计算将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拓展为VIP矩阵,建立了基因网络模型:经验证所构建的网络具有生物学意义,运用图论分析可证实其符合"无尺度网络"的特性,从而证明了这种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试验是1979年8—12月间进行的。以FSH和LH处理10头供体母牛,起排效果明显。使用两路式牛用采卵管行非手术子宫取卵,冲洗11次,其中6次采得胚胎(受精卵)14个,采卵成功率55%,采卵率为12.3%。通过凯苏枪将胚胎移植到4头受体母牛的子宫角,其中一头母牛4—5个情期未见返情,经直肠检查,确诊妊娠,已于1980年9月4日生下一头母牛,幼犊健壮。产仔率为25%。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体变形在上覆土体中的扩散传播问题,设计了土体变形扩散传播模型试验。通过设定底部位移边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PIV)研究中砂中土体变形扩散传播特性,探讨边界位移模式对土体变形扩散传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边界位移在砂土中呈现扩散传播规律,不仅在土体中引起竖向位移,还引起水平位移;土体竖向位移呈现与底部边界位移相类似的分布特征,而土体水平位移沿模型中心呈对称分布;土体变形扩散传播导致土体体积和密度变化,研究成果为合理建立土体变形扩散传播模型奠定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