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本文指出屈子《离骚》暗合《周易》离卦,为楚民族——太阳神家族濒临灭亡的浑厚悲歌,指出屈子饰演巫企求与先祖亡君神交未遂,在祖国实现美政理想之伟大抱负落空,乃决心自沉汩罗,身殉祖国,灵赴巫郡,此即《离骚》这一千古奇文之真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屈子代表作《离骚》究其创作原型、生成母体为战国末世南楚民间之巫歌巫舞剧,它是一出屈子饰演太阳神巫,与巫友灵氛、巫咸、太阳神侍女巫女合吟共唱的苦恋君国、苦恋乡国、苦恋祖国的灵魂交响乐。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楚文化之原生形态为苗蛮文化,先秦之楚民族为苗蛮族,楚苗蛮先民即夏商之“古苗”,苗蛮文化有着迥异于中原文化之不同文化内涵,《楚辞》中之“楚声”、“楚语”即“苗声”、“苗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巫文化视角”为研讨楚辞屈马之最佳视角,指出东汉王逸,北宋朱熹等学者已从这一角度对屈骚进行审视,指出日本学者的“巫系文学论”有其合理的内核,从四个方面论析了南楚巫文化对屈骚思想和艺术的巨大影响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