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磁翻牌显示屏工作原理、特点及其扫描器改进设计功能要求,介绍了单片机扫描器改进设计的硬件、软件组成,及其使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化生产管理系统MRP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增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的应变能力出发,针对我国企业生产特点,介绍计算机化生产管理系统MRP的研制,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样本熵算法缺乏连续性,而改进的样本熵算法即模糊熵算法运算复杂、速度慢的问题,结合模糊熵和样本熵算法各自特点,引入字符串变量代替相空间重构的思想,建立模糊熵新改进算法.选择3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分别以样本熵、模糊熵和新改进模糊熵算法计算复杂度参数,进行体现认知功能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复杂度分析,3种算法得出的复杂度对比分析表明:模糊熵新改进算法计算结果与样本熵算法和原模糊熵算法均具备一致性,适用于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新改进算法与样本熵算法相比,计算事件相关电位得到的熵值变化幅度更大,更能有效识别被试的认知活动中脑活跃程度;计算长度为1 000的脑电序列一次,平均运算时间只需约2.1 s,较样本熵算法3.2 s,模糊熵算法10.4 s,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动态称量信号中的各种噪声,研究动态称量经验模态分解数据处理方法.针对经验模态分解筛分过程中数据序列的两端常处于非极值状态,而导致边缘效应,以及现有抑制边缘效应方法效率低、对数据量要求大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延拓方法次端点镜像延拓法来抑制边缘效应.通过对定量加料动态称量经验模态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抑制边缘效应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称量精度和效率,对称量信号分解的最大误差在±0.8%以内.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q分类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量和节能要求,提出一种新的与空间事件相关的融合算法.新的融合算法在分簇路由协议LEACH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数据结构,使之能够完成对包含区域信息的数据分布查询任务.通过仿真对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融合算法的数据传输量与精确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将其结果与简单结构LIST融合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融合算法在节省能量、平衡网络负载等方面效果明显,网络规模越大节能效果越好,在保证网络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尽量完善的整个网络数据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提高了获取的网络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6.
动态称量信号小波变换强制性阈值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离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仍保留较多的噪声或者产生不期望的震荡等问题,通过对离散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效果分析,提出适合动态称量信号特点的强制性阈值去噪方法,建立强制性阈值去噪分解重构算法,并应用MATLAB语言实现.试验表明:动态称量信号去噪后得到的质量值稳定性较好,相对误差在-1.5%~2.0%之间,且动态称量信号数据处理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物料需求计划功能、基本思想及其应用,分析了物料需求计划分解运算数学模型,介绍了其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GSM的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温室环境信息低功耗、低时延高效无线检测与控制,构建了三层次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制了在网络系统中较关键的具有远程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网络簇头节点.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CC2430模块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PRS模块设计网络簇头节点,并利用GSM网络内嵌的TCP/IP协议,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收发功能程序和GSM网络传输控制功能程序.网络系统试运行表明,网络管理计算机可以随时获取被监测的温室温度等环境信息,与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信息传输能耗低、时延小响应快,实现了无线传感器节点和远程管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高效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螺旋加料机不连续加料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了单、双头螺旋对颗粒群接触力的影响.以1. 5 mm直径小米颗粒为研究对象,基于Hertz-Mindlin颗粒无滑动接触模型,对颗粒之间接触力以及颗粒群与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接触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具有分料装置的螺旋加料模型;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以间歇转动60°的方式对小米颗粒不连续加料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颗粒间接触力和颗粒群对螺旋加料料管内壁正向和切向压力的分布,比较了240 r·min~(-1)转速下单、双头螺旋输送中颗粒群接触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单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之间比较紧实,但颗粒在内壁接触处易翻滚;双头螺旋输送物料时,颗粒在内壁接触处不易翻滚,更易随轴作轴向运动,颗粒群的一致性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磁翻牌显示屏工作原理,特点及其扫描器改进设计功能要求,介绍了单片机扫描器改进设计的硬件,软件组成,及其使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