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沸点混合工质定容式PVTx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制低沸点工质定容式PVT_x实验装置的实验原理、功能及技术指标。这套装置系全部采用国产仪器和设备,其温度测量范围为-30~200℃,压力测量范围为负压~60bar。文中详细介绍了试验块体积的标定方法和实验数据偏差分析。利用这套装置,对国产氟里昂R12等五种纯、混合工质进行了试验,有关R12(150组)的实验情况及偏差比较,附有详尽的数据表格及与美国手册[1]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旋转雷诺数R,喷射雷诺数Rej,喷嘴宽度和圆筒直径比B/d,喷射距离与喷嘴宽度之比L/B等影响旋转圆筒表面传质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空气喷射作用下,由旋转产生的第一临界点消失,只存在第二临界点;平均舍伍德数Sh与Rej,B/d和L/B之间的关联式为Sh=0.515Re^2/3(B/d)^0.3(L/B)^0.1;空气喷射对圆筒表面传质的强化作用大于旋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汽油机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三大性能指标随进气状况的变化规律,开发了小型化、低成本的摩托车发动机可控进气室.可控进气室由空气处理设备、被调空气室、循环风道及控制台组成.控制系统根据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利用一个温湿度控制器对制冷系统、加湿器和加热器进行双位控制;利用一个压力控制器,采用PID控制方法对调压风机进行变频控制.通过试验,证明了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可控进气室可以把供给摩托车发动机的气体状态控制在温度5℃~45℃、相对湿度20%~90%及环境压力±15kPa范围内所需要参数的任意组合,并且精度满足台架性能试验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特性,概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将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4种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流程和处理特点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介绍了热解处理垃圾的新型方式.并且就每种技术手段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做出综合评价,提出综合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PCDD/Fs)的生成量和毒性当量,在实验室规模的焚烧炉上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与单质硫和氧化钙混烧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单质硫和氧化钙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PCDD/Fs的生成及其毒性当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到80%以上;在抑制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生成方面,单质硫抑制率要比氧化钙高1.48%,但在抑制PCDFs毒性当量方面,氧化钙抑制率要比单质硫高5.37%;单质硫和氧化钙都能改变PCDD/Fs同系物的分布,且氧化钙更能抑制毒性强的五氯代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抑制率达到89.84%.  相似文献   
6.
城市固体垃圾热解设备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筛分城市垃圾热解的实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出内热源和外热源联合使用的垃圾热解设备.同时对设备的温度变化、垃圾热解特性、产气规律以及影响热解气热值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实用热解设备的产气率高,理想热解温度在700℃以下.垃圾热解气中H2的体积分数达15.2%,C2H4,C2H6,C3H6和CH4的体积分数总和是10%,热解气的平均热值为7546.4 kJ/m3.设备运行稳定且温度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血管分支结构内血液流动的三维速度场和温度场,得到了分支血管壁面3个典型径向角度的局部努塞尔数和血管截面平均努塞尔数沿管长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分支血管入口处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与单管的分布明显不同;不同径向角度的局部努塞尔数相差很大;分支血管入口处截面平均努塞尔数大于单个直管内截面平均努塞尔数,且出现一个极大值Numax.计算了不同分支角度和分支半径比时的截面平均努塞尔数,结果表明:分支角度和半径比对Numax的大小和位置有一定影响;半径比越小,分支血管内截面平均努塞尔数趋于稳定值的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8.
常温下臭氧半衰期实验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臭氧半衰期规律,对Swarlar等人建立的室内化学暴露模型在臭氧自然衰减情况下进行修正,推导出密闭环境舱内的臭氧半衰期计算公式,研究表明臭氧半衰期与初始含量无关,只与环境舱大小、材料对臭氧的去除速率及自身分解速率有关.然而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半衰期随初始含量的不同呈有规律的变化,并分析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臭氧半衰期应是初始含量、温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函数,即臭氧衰减系数除受材料对臭氧的去除率及臭氧自身分解速率影响之外,与含量有关并呈指数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9.
进行血液动力学模拟和血液传热计算需要先建立血管网络,为此,借鉴强制结构优化(CCO)方法,提出了基于分支法则、Poiseuilles’law及质量守恒原则,直接在模拟区域上生成动脉血管树的新方法及相应的半径比计算公式和分支点确定步骤.模型采用根血管半径已知和末端压力未知作为定解条件,并使用了变化的分支指数.根据该方法建立了球形血管树;分析了搜索数组最佳大小随末端数的变化规律;计算了变化的分支指数对生成血管树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末端数越多,需要的搜索数组越大;由变指数得到的血管直径分布优于常指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主流区风口模型计算气流温度和速度的特性公式,并研究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利用主流区风口模型、基本模型、盒子模型、N点动量模型分别模拟了送风口气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基本模型与盒子模型对于结构复杂的送风口模拟失效;基于N点动量模型和主流区模型的流体速度在工作区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0%;在主流区模型中,送风口附近的气体速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