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孟凡东 《科技资讯》2012,(25):27-2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显著提高,各种高楼大厦和绚丽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标志物纷纷拔地而起,蔚为壮观。但我们都知道的是,再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首先都离不开地形的测绘,它的成功首先建立在成功的地形测绘的基础上,而地形的测绘又离不开GPS技术的运用与支持。GPS具有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且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本文试就GPS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问题作一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孟凡东 《科技资讯》2012,(25):28-28
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相关领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改革当中,对于测图来讲,实现数字化,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发展的必然,数字化测图能够有效增强测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能够对测图的数据有效记录并且分析、整理,数字化测图的技术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本文主要讲述了数字测图以及模拟法测图进行对比;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有创新要求;数字测图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微型桩具有施工快速便捷和扰动小等优点,已在黄土滑坡快速治理中得到了应用。为揭示微型桩群桩支护黄土滑坡动力响应规律,该文基于动态黏弹塑性本构模型(VEP模型),研究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机制,探讨合理桩间距。结果表明:激振后VEP模型计算结果对地震量级较敏感,模型考虑了土的黏弹塑性,能够合理的反映地震作用下坡体位移规律;地震作用下微型群桩的桩身产生弯剪组合破坏,主要破坏位置位于滑面上下2~4倍桩径处;建议微型群桩的列间距采用5~7倍桩径,排间距采用3~4倍桩径进行布设。研究结果可为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防治的数值分析与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工程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是多因素、多灾种的,为了有效防控地下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从地质环境、建筑环境、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施工管理5个方面建立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G1-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某地下快速干道项目进行安全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该地下快速干道工程的安全综合条件分析的定量评分为59.525,即工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非线性泛函分析方法一共轭算子法,从简化的过程数学模型出发,对CO偶联固定床反应器的灵敏度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操作参数、动力学参数偏离标称值时转化率和床层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了不同参数对反应性能指标的影响顺序。为进一步研究该反应体系的优化控制及反应机理识别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翟越  孟凡东  屈璐  张韵生  高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3196-13202
为了研究复杂环境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影响,本文以某在建城市地下"日"形环隧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与统计分析法对该工程进行综合风险因素定性与定量分析。将城市环隧建设风险划分为地质环境风险、建筑环境风险、建筑设计风险和施工建设风险四类,并将每种风险细分为两层指标因素。研究表明,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建设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包括临近建筑、地下管网、管线分布等因工程所处复杂建筑环境带来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风险;两指标层中的风险指标按照权重大小划分为主要、中等、次要影响因素三类,并给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城市环隧工程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机启动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故障 ,提出了“启动黑屏”这一问题 ,根据计算机启动“黑屏”时出现的各种现象 ,作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用此种方法来查找故障源 ,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