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出了一个用于研究各层圈相互作用简化的冰冻圈模型.对其中两个重要分量:季节性雪盖和冻土内部复杂而相互作用的水、热传输和相变物理过程作出简化及改进,发展了相应定量描述的参数化方案;最后利用国内外多个观测站长年的观测数据,对所发展模型作了验证,发现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得很好,表明所发展雪盖和冻土参数化方案能适用于层圈相互作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我国已有较多风光电场使用铝电缆作为直埋输电电缆,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由于铝电缆接头PRPD谱图样本数量有限,导致了训练模式识别的网络识别准确率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通过设计三种电缆接头典型缺陷,搭建局部放电实验平台,运用改进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训练样本数据,借以生成更多新的图像数据,进而将生成样本和原始样本同时投入深度残差网络训练,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达97.82%。与数据扩充前后不同层数深度残差网络和普通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的准确率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基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识别准确率,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湖-气水热传输模型的研究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维涡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考虑冬天结冰和夏天蒸发等水体相变问题及对流混合过程的湖 气水热传输模型.模型采用焓代替温度作为预报变量,这也更加方便处理水的相变过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以色列Kinneret湖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说明了加入对流混合过程是符合湖-气水热传输的实际物理机制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配棉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用dBASEII进行数据库设计的一种适用的方法:由于在系统中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及目标规划数学方法。 使棉纱的生产成本有明显地降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电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方法.通过该实验的教学,解决了教学资源短缺及实际高电压实验的危险性问题.虚拟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于高电压技术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熟练了实验的操作过程.同时,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优化了高电压技术实验的教学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RB3LYP/++6-311G(d,p)对反式肉桂酸负离子模式下质谱裂 解脱羧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外加能量得以满足时,反式肉桂酸可实现羧基化 合物质谱不同的脱羧机制。反式肉桂酸质谱消除CO2途径按去质子分子结构中的氢所经的状态可 归为4类,即:氢均保持在原位碳上脱羧,侧链上β氢迁移到苯环后脱羧,β氢迁移至α碳上重排后 脱羧,β氢与羧基氧结合经重排后脱羧。反式肉桂酸质谱裂解脱羧共计有5种可能途径,产生4种 脱羧产物。脱羧的途径中,以去质子分子的氢保持在原位碳上并经1个过渡态的脱羧最具优势。 脱羧产物中,以苯乙烯负离子能量最低、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局部放电现象产生机理,基于局部放电相关测试仪器,进行了适用于实验教学的相关实验设计。详细阐述了局部放电实验的测试方法、原理、实验材料的预处理、实验的具体内容等。此实验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加深其对局部放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等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科研设备使用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校高压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套能够提供良好环境的小型控制系统。该装置由空调器和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控制器组成,可实现对设备内部实时温湿度的控制与监测、LCD显示以及超限报警。重点介绍了硬件电路设计、工作原理、软件设计、系统实现等。通过对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技术的研究,解决了由于凝露、温度等环境因素而造成电气设备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有效提升了高压实验室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增加学术前沿理论教育,解决电气主干理论课与实验教学"脱节"的现象,开发了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基于光伏阵列与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实验平台的原理与构成,深入分析了最大功率跟踪策略的选择与实现。然后根据实验平台分析了可开展实验内容与风光互补发电实验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该实验平台可完善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知识体系,完成光伏、风力发电的相关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微弧氧化技术防护膜层的降解速度和生物活性,在纯镁超声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制备植酸掺杂盐酸小檗碱的复合生物涂层。方法植酸作为对照组,不同盐酸小檗碱为实验组,利用SEM、能谱、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不同盐酸小檗碱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的表面的形貌、接触角、成分的变化以及耐腐蚀性影响。结果 BH处理浓度越大,复合涂层表面孔洞数量越少,孔径越小。添加2 g/L盐酸小檗碱制备的复合膜层综合性能最好。结论纯镁超声微弧氧化植酸-2g/L盐酸小檗碱复合膜层的耐降解性能及耐蚀性能显著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