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于2001年3月,采用潘文石等建立的数学模型法,对长青保护区26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988—1997年,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年均增长1只,1997—2001年年均增加2只,2001年3月监测结果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大熊猫种群数量不仅受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而且受到迁出(周边地区天保工程)、取食竹子生物量、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长青保护区的建立和天保工程的启动,为区内、外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区内6 000 hm2的人工林,高海拔2 515 hm2的竹林函待恢复和改造;大熊猫数据库的建立,为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趋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报道作者 2 0 0 1年 6月对长青保护区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分布调查结果 ,调查采用访问、监测数据、现地落实猴群数量及分布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显示 ,区内有金丝猴 2 0群 470~ 63 0只 ,密度为 5 .88~ 7.88只 /km2 ,分布面积为 80km2 .主要活动于天然林、择伐迹地林、伐后天然更新林斑块中 ,人工林、灌木林、皆伐迹地林、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斑块对金丝猴利用形成不同程度阻隔和限制 .通过比较可知 ,金丝猴种群处于恢复期 ,栖息地恢复和改造是金丝猴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  相似文献   
3.
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长青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 7次监测 ,并选择四种动物的分布区与 1997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监测结果为 :依年度平均动物偶见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为 :羚牛 >大熊猫 >苏门羚 >金鸡 >勺鸡 >黑熊>斑羚 >金丝猴 >红腹角雉 >毛冠鹿 >小麂 >血雉 ,其它种类动物偶见率都很低 ;2 0 0 2年与 1997年比较 ,出现羚牛样线的百分比增加 10 % ,大熊猫、苏门羚增加 3 % ,野猪无增加 ;四种动物的分布区都有所增加 .依分布区增加多少排序为 :羚牛 >苏门羚 >野猪 >大熊猫 .  相似文献   
4.
于2001年,采用截线法对长青保护区30条样线进行了调查,并与1988年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001年大熊猫为109只,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处于稳定期,分布区有所增加;羚牛种群数量为403只,数量和分布区增加较快;金丝猴种群数量为470~630只,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处于恢复时期.加强宣传教育、监测、栖息地恢复、参与式保护是重点物种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