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非晶态镍磷合金层附着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髟金相冲击断口法研究了化学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层与基体的结合状况,并用扭转法定量测量了化学沉积合金层的附着强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沉积层在镀态时与基体为物理结合随温度升高,附着强度增大。经处理后逐步变为化学结合,际着强度可达600MN/m^2。  相似文献   
2.
高碳铬铁无渣脱碳法可避免有毒铬渣的排放,利用微波场可快速加热粉状物料的特性,在高碳铬铁粉中配加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可实现高碳铬铁粉快速固相脱碳.实验结果表明:配加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不会影响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混合物料的微波加热特性;提高混合物料的脱碳摩尔比、微波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利于高碳铬铁粉的深度脱碳,但相应加剧脱碳铬铁粉的氧化程度.合适的固相脱碳条件为:脱碳摩尔比1∶1.0~1∶1.4,微波加热温度1100℃,保温脱碳时间60 min.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碳质量分数为8.16%的高碳铬铁粉脱碳至3.91%~1.71%,脱碳率为52.08%~79.04%.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子及光学显微术对45钢及55钢中的马氏体形态、亚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碳铁基合金中马氏体的形貌是以板条状为主的混合马氏体形态,其典型的马氏体惯析面为{225}_y,随着奥氏体中碳浓度微区的波动,亦可发现{111}_y马氏体。{225}_y马氏体中的亚结构随马氏体的碳含量高低而变,有的以位错为主,有的则以孪晶为主。作者认为这种{225}_y马氏体是一种形态介于板条状和片状马氏体之间的一种特殊过渡形态马氏体。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乌鲁木齐皮革厂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对照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导致原生动物物种减少,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背散射电子图像、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微波加热场中高碳铬铁粉的脱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CO2首先与高碳铬铁粉中的(Cr,Fe)7C3发生反应,然后再与其他铬铁碳化物反应;保温时间一定后,提高微波加热温度,高碳铬铁粉中(Cr0.7Fe0.3)7C3的比例减小,而(Cr0.7Fe0.3)23C6和铬铁素体相(CrFe)的比例增加;由于铬易被氧化,高碳铬铁固相脱碳时,物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且温度升高,氧化程度加剧。为进一步研究微波处理冶金粉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矿井下的风蚀、潮湿、淋水、酸、碱、盐溶液、各种腐蚀性气体及粉尘等因素是零件外露表面产生过腐蚀而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采用的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均不理想,试验表明,表面化学沉积Ni—P合金是一种可行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具有高抗蚀性,高硬度和耐磨性,良好仿型性,热处理无变形,工艺简单,成本低,无公害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加热场对物料显微结构的影响,为微波加热场的特殊效应提供佐证。以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进行固相脱碳,并对高碳铬铁粉显微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到900℃时,(Cr,Fe)7C3开始分解,在晶粒边缘形成少量的(Cr,Fe)23C6-(Cr Fe);而常规加热内配碳酸钙高碳铬铁粉到900℃时,其金相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当脱碳温度提高到1 000℃和1 100℃时,微波场高碳铬铁粉中的(Cr,Fe)7C3逐渐消失,(Cr,Fe)23C6-(Cr Fe)大量出现,且分布均匀;而常规加热下(Cr,Fe)23C6-(Cr Fe)含量较少且偏析严重,当脱碳温度达到1 200℃时,微波场中(Cr,Fe)7C3几乎完全分解转变为(Cr,Fe)23C6-(Cr Fe),而常规加热下仍有较多(Cr,Fe)7C3残留,分布极不均匀,氧化程度也明显高于微波加热。微波加热下固相脱碳反应要求的温度低,反应速度快,反应较均匀,氧化程度低,体现出微波加热的优越性,证明微波场对高碳铬铁粉中碳的扩散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晶体表象理论计算方法对T8、T10等高碳钢中的马氏体单元的惯析面及取向关系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测试数据符合较好,计算表明:高碳钢中的马氏体单元片的惯析面确为{225}γ型,其取向关系符合K─S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Q235基体上制备AlFeCrNiTiCu_x系高熵合金并进行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FeCrNiTiCu_x系高熵合金涂层均具有简单的面心立方(face center cubic,FCC)+体心立方(body center cubic,BCC)混合结构。激光熔覆冷却速度极快,有利于抑制晶粒的长大,在涂层中获得了微米级别的等轴状树枝晶结构。随着Cu含量的加入,促进了FCC相的形成,抑制了BCC相的形成,也降低了涂层硬度。由于混合熵的提高,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生成随着Cu的加入受到抑制。由于Cu和其他合金元素正的混合焓,涂层熔凝过程中,Cu受到排挤易在晶间偏析获得富Cu的FCC组织。  相似文献   
10.
曹梅青  孙宏飞  宋强 《科技信息》2012,(19):227-228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生,针对金属材料的专业特点应该从课程体系的安排,教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今科技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社会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