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并比较了国内外旋耕刀研究方法,提出了以降低耕作功耗和提高抛土性能为目标的新型潜土逆转旋耕刀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首次使用SAP5软件对螺旋体整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分别使用FORTRAN和BASIC语言编制了可供实用的前后处理程序.笔者认为:采用有限元法对螺旋体挽度分析计算结果较过去的使用值为小,从而在同样工况下,可减小螺旋轴直径,使结构紧凑轻便,成本降低.实验证实了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旋耕抛土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旋耕抛土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在一定速比范围内按临界转速划分抛土模型的思想,为新型逆转旋耕刀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袖珍式互换性数据电脑手册存贮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全部数据。文中阐述了该手册研制过程中的最低功耗、最小体积和数据压缩等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并介绍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绘制多段直线连接成的多边形时,其顶点处的像素会出现空缺或着色错误的问题,提出了带方向直线的绘制算法.首先规定多边形的方向,每段直线采用起点闭、终点开的方法进行绘制;绘制直线时,在主位移方向上,如果起点的坐标值小于终点的坐标值,采用经典的Bresenham算法绘制,如果起点的坐标值大于终点的坐标值,采用文中给出的逆向直线生成算法来绘制.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多边形顶点空缺而造成的八邻接点种子填充的边界问题,以及连接点像素的正确着色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合犁耕和旋耕之优点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耕耘方式———斜置旋耕。研究表明:斜置旋耕碎土质量高于正置旋耕机,功耗低于正置旋耕机。斜置旋耕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旋耕机刀辊与机组前进方向保持为垂直的正置旋耕概念,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可实现七种角度调节的斜置旋耕试验台。建立了斜置旋耕负荷测量系统,能满足不同运动学参数、不同刀辊斜置角下的旋耕扭矩、水平分力、垂直分力、轴向分力以及旋耕刀转角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可以进行快速三维建模,但用户的实时交互式是三维建模软件的最大缺陷.本文分析了3DS数据文件格式,以其内部的树状结构为基础,采用Visual C++的MFC框架为编程环境,开发了MFC与3DS模型的接口系统.读入3DS模型后,基于透视、消隐等原理构建了三维网格模型,基于真实感光照模型渲染了三维表面模型,既提高了在MFC中进行三维模型的开发效率,又实现了对三维模型的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试验建模的方法 ,建立了斜置旋耕比功耗模型并应用最优化理论确定了斜置旋耕最佳斜置角。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内外旋耕抛土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在一定速比范围内按临界转速划分抛土模型的思想,为新型逆转旋耕刀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