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个民族的作家在文学的领域里如何描述和评价战争,展示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与精神气质。在世界文学交流融汇的背景下,解读中国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有助于发现各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将傣族英雄史诗《厘俸》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中国主流文学中较多描写了战争的《春秋》、《左传》等作品相比较,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崇尚力量、赞美勇敢,但却否定掠夺、向往和平生活的独特文化心理。它的尚武精神是战争频繁的历史时代与农业文化环境相交融而孕育出来没有血腥味的尚武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傣族民间文学中,美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是傣族对生命本质的根本理解与定位,是人神魔三界的共同追求,具有无以伦比乃至超越生死的能量。美在傣族民间文学中体现出的内涵、地位、能量,都是以其生态维度的规定性为基础的:不同生命形式间的平等转化构成了美的生命特征和本质所在,与自然的相互接纳与认同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守护生灵和大地是美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艺术创作历来以“自然”作为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的渊源一般认为是道家哲学。从真正把“自然”建立为一个哲学范畴,并在美学、艺术领域发生影响来说,情况确实如此。但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乃是中国人“一气运化”、万物一体的宇宙生成意识。这种宇宙生成意识使艺术的产生从“师法造化”而最终走向上“得造化之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在艺术中追求直接呈现生活的本然状态,揭示人与世界的原初交融,以“忘我”的、“不自知其然而然”的自然境界为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当代生态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守护生态的含魅老者”这一类形象,体现了作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根基的努力。但由于作家对传统文化缺乏辩证分析的眼光,往往简单地将生态破坏的原因归咎于外来势力。既不能通过老人们的悲剧揭示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无组织性、不能落实到制度与规范层面的原因与专制的关系等问题,也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精华提纯使之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老人们的后继者身上,留下的只是对经济发展与科技的简单信仰,反映出当代作家在生态转向中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和反思深度的欠缺。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向我国边境地区的推进,地处东盟前沿的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等地也由原来的政治军事前沿一跃而为对外开放的门户。然而当人们享受着物质文化带来的欢愉时,作为其民族符号标志的佛教文化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傣族佛教文化获得合法性与认同感,并致力将其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意义的文化价值,找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汉末,士人与政权日益疏离,正统观念逐渐淡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丧失。人们开始超越儒家道德标准而寻求独立的自我价值,个性意识觉醒,从而导致了对自然之美的发现。对儒家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破除,是自然山水向人类呈现自身之美的前提;对儒家道德理性的扬弃和承认感性需求满足的合理性,使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了士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摆脱对政权、君主的依附地位,体道的人生超越了入仕的人生,道与美的相通,导致了士人由体道而走向发现自然山水之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