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广大壮族地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官方主导的儒家学说提倡"修齐治平",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基于此,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在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壮族人民在接受"仁义礼智信"的教化的同时,也在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中演绎着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修身思想。具体而言,包括厚仁载物、重义轻利、明礼守法、崇智尚勤、讲信修睦。  相似文献   
2.
壮族民间歌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恙蕴,成为了承载壮族伦理思想的重要文学载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壮族地区道德传播和文化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民族高师“两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革 完善“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民族高师“两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 革应遵循四条原则,从完善优化课程、调整充实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领域几方面着手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历史悠久的壮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内容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传扬和承继壮族优秀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必须正确对待壮族伦理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壮族优秀传统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释义,论述了后发展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后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两课”要在民族院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根据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 ,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优化考试考核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壮族神话经过世代传唱和整理,形成了以布洛陀为代表的"体系神话",蕴含着劳动创世、勇敢智慧、天人合一、和谐互助、敬长亲幼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壮族的伦理思想最终由神话走向理性化。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经济增长极其关键的因素,本文对四小龙人力资源开发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