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广义不确定原理对一般静态黑洞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广义不确定原理引入黑洞熵的计算,采用薄膜brick-wall模型,对一般静态黑洞外部标量场的熵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熵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结果表明,可以得到已知所有静态黑洞的Bekenstein-Hawking熵.作为比较和进一步研究,对视界面上的二维膜的熵进行计算,可以更方便和一般性地得到熵与视界面积成正比的结论,该讨论可直接表明黑洞熵就是其视界面上的量子态的熵.与原始brick-wall模型不同的是,这一结论是有限的,计算中无需引入截断,且小质量近似也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位置与动量的广义测不准关系,得到了位置的最小不确定度,与此相应的微观状态的态密度必须作出修正,该修正对当前前沿科学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将产生广泛的影响.例如对黑体辐射问题,讨论显示,与Planck温度比较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斯特藩一玻耳兹曼定律并不成立,辐射场的总能量应该与温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量子化腔场与振动镜相互作用系统的非绝几仃因子问题,结果表明尽管一系统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非线性色散Kerr相似特性,但在非绝热几何相因子方面两者则完全不同 。  相似文献   
4.
测不准关系与Schwarzschild-de Sitter黑洞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由广义测不准关系得到的新的态密度方程 ,研究了在Schwarzschild deSitter时空背景下黑洞的熵 .利用新的态密度方程后 ,不通过截断可以消除brick wall模型中出现的发散 ,进而得到了黑洞熵与它的视界面积成正比的结果 .Schwarzschild deSitter时空的总熵与黑洞视界面积和宇宙视界面积之和成正比的结果 ,揭示了黑洞熵与视界面积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表明了黑洞熵是视界面上量子态的熵 ,是一种量子效应 .广义测不准关系的引入对视界面附近态密度发散的消除 ,还表明brick wall方法与引力场量子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X-ray法研究了高能球磨制备Co-La2O3和Co-CeO2粉过程中Co粉的宏观应力与球磨时间的关系,两种不同晶型的稀土氧化物对Co粉的晶格应变影响不尽相同,掺La2O3的粉末球磨到23h之前,Co粉的晶格应变,即宏观应力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在23-47h这段范围,宏观应力几乎不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变化.掺CeO2的Co粉的宏观应力在研究时间范围内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势对时钟的影响出发,讨论了引力红移的半经典解释.运用引力势对时钟的影响及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计算了光频的引力红移,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得到的引力红移量与人们预期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从de Sitter时空背景下的Klein—Goorden方程出发,利用经广义测不准关系改进的薄层brick-wall方法计算了宇宙的熵。结果表明,由这种方法得到的宇宙的熵与宇宙视界面积成正比,和人们预期的结果相符。从中揭示了宇宙的熵与视界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一步表明了宇宙的熵是视界面上量子态的熵,是一种量子效应。广义测不准关系的引入使我们看到,brick-wall方法与引力场量子化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