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2000年5月9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第四届编委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组件的实时入侵检测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建新  安莹  吴国政  盛羽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283-3286,3296
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入侵检测虚拟实验室系统的设计模型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具有良好的平台无关性。以Java Bean组件技术对数据生成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感应器模块、分析器模块、统计显示模块、配置管理模块进行了开发,实现了软件重用和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客户端以Java Applet实现,用户能够可视化地制定试验流程,指定模拟攻击流类型、配置过滤规则和检测规则以及选择试验结果的显示形式。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户能较直观深入的参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配置和操作,对于了解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原理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信息科学领域发展对外实质性合作方面的成果与展望,其中包括:近年来信息科学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情况;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龙星计划”执行情况;中关互联网的合作交流情况以及中欧科技合作发展的渠道与计划。  相似文献   
6.
油气输送管道电磁在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管道电磁高速检测原理的“管道爬行器”是一种高速探伤装置 ,专对地下油气输送管道在线检测 ,检测的数据在其内经过放大、消噪声 ,再通过多路复用和压缩编码等压缩后存入 RAM或 Tape中 ,最后通过控制分析系统 ,并经去压缩解码器恢复成检测图形曲线。研究证明 ,高速检测系统能准确识别轴向和沿圆周 8等分区间缺陷位置及等级 ,具有检测速度快、无漏检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数值模拟中界面过渡区不同建模方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损伤、破坏过程的影响,基于统一相场理论和内聚力模型,针对含单根钢纤维的混凝土拉伸试验,采用2种方法建立钢纤维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建模方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破坏形态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因素对含单根钢纤维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混凝土基体部分采用相场断裂模型、界面过渡区采用内聚力模型,无论是计算结果还是细观破坏形态,都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初始裂缝位置取30 mm和35 mm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比取25 mm时分别提高30.8%和75.7%,钢纤维埋置角度为15°,30°和45°时的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比0°时分别降低12.2%,30.8%和48.9%,钢纤维增强作用受初始裂缝位置及钢纤维埋置角度影响较大,受钢纤维直径影响相对较小。采用统一相场理论可降低分析的难度、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断裂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