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个人药品和护理品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备受关注.本研究选用硫代硫酸钠(TS)辅助磷掺杂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PS)技术实现了常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PAT)的快速去除.结果表明,磷掺杂生物炭不能有效活化过硫酸盐,但T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AT的去除效率,PS、TS和磷掺杂生物炭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磷源对生物炭的效能存在显著影响,与磷酸氢二铵相比,磷酸氢二钠改性生物炭表现出更好的活化PS作用.在一定氯离子浓度(0~10 mmol·L-1)和pH(4.0~10.0)范围内,PAT的降解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淬灭实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定和离子分析表明,体系中自由基(SO4·-和·OH)和单线态氧均不是主要的活性物种,电子转移等非自由基路径可能是导致PAT降解的原因.这种新体系的发现为PAT的降解及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碘代造影剂(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ICM)是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检查和治疗. ICM稳定的结构使其难以在污水处理厂中降解,从而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聚集. ICM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还会转换成毒性更强的消毒副产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国内外学者现已提出多种技术去除水体中的ICM,本文从物理法、生物法、高级氧化法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当前ICM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今后ICM处理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