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洞穴群及其周边的苔藓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8个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芽胞赤藓(Syntrichia gemmascens)、薄囊藓(Leptobryum pyriforme)、拟黑茎黄藓(Distichophyllum subnigricaule)、直叶灰石藓(Orthothecium intricatum)、粗裂地钱凤兜亚种(Marchantia paleacea subsp.diptera)、脆叶羽苔(Plagiochila debilis)、尖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pseudocristallina)以及疣瓣疣鳞苔(Cololejeunea subkodamae);同时,寒藓科Meesiaceae和灰石藓属Orthothecium也是广西首次记录的科属。本文描述了这些物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并提供彩色形态图版。  相似文献   
2.
麻栗坡兜兰     
2004年3月,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出喜讯,在保护区内发现了野生的麻栗坡兜兰。这是继硬叶兜兰、小叶兜兰、白花兜兰后,该保护区在实施兰科植物保护工程中发现的又一重要的稀有物种。消息传出,国内外从事兰科植物研究的专家都颇感惊讶,因为关于在广西调查麻栗坡兜兰曾有一段小插曲,  相似文献   
3.
楝科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拒食及毒杀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试广西12种野生楝科(M eliaceae)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P hy llotreta str iolata(F abricius)]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和毒杀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浓度为10g/L时,海木(H eynea tr ijug a)、山楝(Aphanam ir ispoly tachya)及海南坚木(D ysoxy lum ha inanense)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毒杀效果,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17%、60.51%和59.81%;米仔兰B(Ag la ia sp.)、灰毛浆果楝枝叶(C ip ad essa cinerascens)、地黄连(M eliasin ica D iels)、米仔兰(Ag la ia od orata Lour)、麻楝(Chud rasia tabu lar is)及山楝(Aphanam ir is poly tachya)拒食效果最好,24h拒食率分别为98.70%、97.49%、90.26%、90.16%、84.14%和84.07%。  相似文献   
4.
刘演 《大自然》2015,(2):26-31
洞穴植物又称为洞穴弱光带植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洞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直至近些年,独特而丰富的洞生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才广泛被人们关注。随着新种不断被发现,最让人挠头的难题却出现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给它们命名?岩溶洞穴,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被水溶蚀,或因机械侵蚀和崩塌等系列过程形成的洞穴。岩溶洞穴分布最集中的是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即黔、滇、桂、川、渝、  相似文献   
5.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鉴于当前该地区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调查薄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特选该区域开展研究。【方法】基于相关文献资料,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标本信息,完成该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并据此开展综合分析。【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 118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187科、1 050属,科属以寡种占优势,但优势科属也较明显。该区野生种子植物184科,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共97科,温带性质的共39科,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和温带性科的比值约为2.5/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野生的1 02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性属共736个,温带性属共219个,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的比值约为3.4/1。可见不管在科级还是属级水平都表明该地区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突出,该地区拥有294种广西特有植物;还有351种为石灰岩特有植物,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1.51%,另外还有423种为石灰岩适宜植物,综合二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喜钙植物种类高达774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38%,而且这些特有植物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科属内,科属优势明显。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包括11种Ⅰ级和18种Ⅱ级保护植物;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92种,兰科植物就多达261种,其余的31种;另外还有12种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考虑在实际中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变压器自然对流的温度场影响,文中以 1台SSZ20-63000/110的油浸式变压器为原型,建立了包含垫圈、绝缘纸筒、压板、绕组绝缘纸和黑体热辐射的变压器热点温升物理计算模型,通过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方法研究了热辐射和绕组绝缘纸对变压器自然对流的温度场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情况下,热辐射会使得绕组的热点温度和温升值发生小幅度升高,而绕组表层绝缘纸使得绕组的热点温度和温升值大幅度升高;热辐射不会影响热点的位置分布,而绕组绝缘纸会使热点位置发生下移;虽然热辐射对绕组的热点温度影响较小,但是和绕组绝缘纸一起考虑时影响较大。可见仿真计算时最好不要忽略热辐射和绕组绝缘层,否则与实际值相差过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广西远志科Polygalaceae一新记录属——寄生鳞叶草属Epirixanthes Blume。该属均为腐生草本植物,中国产1种,即寄生鳞叶草E.elongata Blume,分布于云南、香港、福建以及海南等地。文中提供该新记录属的形态特征及新记录种的图片。  相似文献   
8.
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演  宁世江 《广西科学》2002,9(2):124-132
调查于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进行,分布范围狭窄的物种采用方调查,分布面积较小的物种采用资源全查法,区性广泛分布或局部地域广泛分布的物种采用方调查,辅设线带,线段单元,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归类,调查发现自然分布目的物75种,其中属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2种和40种,省级保护物种13种,属广西特有17种,我国特有58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50%属于古老成分。广西广布种仅有樟(Cinnamonum camphora)和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netz),南部岩溶地区的局域广布种是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um)、任豆(Zenia insignis)、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其他多数物种的分布面积都很狭少,除金毛狗脊外,现存资源量(株数)在100万株以上的种类仅有任豆和剑叶龙血树,占全区保护野生植物物种总数的2.7%,10万-100万株的8种,占10.6%,1万-10万株有9种,占12.0%;0.1万-1万的有20种,占26.7%;100-1000株的有24种,占32.0%;现存不足100株的有11种,占14.7%;部分各类现存株数极少,如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3株,水松(Glyptotrobus pensilis)9株,未发现目的物种14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分别为2种和7种,省级保护物5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雅长保护区)兰科植物保育研究概况,通过文献检索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对雅长保护区在兰科植物资源特征、兰科植物繁育、传粉生物学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兰科植物研究科学发展建议,为今后保护区兰科植物保育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及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0.
蜘蛛抱蛋和长梗蜘蛛抱蛋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蜘蛛抱蛋和长梗蜘蛛抱蛋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36;前者核型公式为2n=36=16m+4sm+12st(2sat)+4t,核型为二型性,核型类别属于2C;后者核型公式为2n=36=20m(2sat)+14st,为二型性,类别为2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