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目标雷达的模拟相干补偿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的MTI雷达模拟相干补偿理论,是以声表面波存贮相关卷积器作为中央处理单元,将每一周期发射脉冲与其回波做复共轭相关处理,并做幅度归一化,因而消除或减小由于发射系统不稳定对改善因子的限制从而使老式MTI雷达的这到或接近全相参雷达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动网格形状测试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网格投影和亚象素技术,成功地进行了自动网格法的三维形状自动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点分割法——全场阈值函数法,加快了分割速度,提高了分割质量.并且还提出了一种利用网格相邻位置关系进行搜索编码的新方法,解决了大变形或含空缺点网格点阵的自动编码和匹配问题.通过对标准斜面和圆柱面进行的实测研究,验证了自动网格形状测试法可以快速自动地进行高精度测量.文中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北羌塘昌都地块发现~4.0 Ga 碎屑锆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A-ICP-MS 和MC-ICP-MS 锆石微区原位U-Pb 测年, 在北羌塘昌都地块宁多岩群 变质碎屑岩中发现3981±9 Ma 碎屑锆石. 这是迄今在羌塘地区获得的最古老年龄记录, 也是 我国境内发现的年龄大于3.9 Ga 的第3 颗锆石. ~4.0 Ga 碎屑锆石的发现为寻找冥古宙地壳物 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100 个测试点还获得3.51~3.13 Ga 碎屑锆石年龄和~2440, ~1532, ~982 及 ~618 Ma 年龄峰值. ~982 和~618 Ma 分别与Rodinia 超大陆形成和泛非运动相对应, 暗示其与 Gondwana 超大陆的亲缘关系. ~618 Ma 限定了宁多岩群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原岩的沉积时代 下限. ~982 Ma 的碎屑锆石总体具有负的εHf(t)值和1933~2553 Ma 的两阶段Hf 模式年龄, 说明 宁多岩群物源区存在古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分离进入地壳的重大地质事件; 2854~3505 Ma 的锆 石也具有负的εHf(t)值和3784~4316 Ma 的两阶段Hf 模式年龄, 表明宁多岩群物源区残留有少量 更古老(冥古代)的地壳物质. 该研究为探讨羌塘基底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基底之间的关系以及 限定Gondwana 大陆北界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微梁传感器弹性模量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一种静态和两种动态的检测技术,对红外辐射探测微悬臂梁式传感器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研究.在静态检测实验中,利用纳米硬度计直接测出传感器材料的弹性模量;在动态实验中,分别利用谱平面光学滤波法和多普勒测振仪得到微悬臂梁传感器结构的固有频率,再结合数值模拟计算求出传感器的等效弹性模量.通过几种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获得了更加精确的微梁传感器单元的弹性模量值,为微梁的优化设计和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接触应力的混合求解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一个典型的装配应力问题,运用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混合求解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混合求解法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法同样适用于解决接触应力和残余应力问题.但是模拟研究结果同样表明,两者结果之间还有差异.这既有有限元计算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如网格划分不够精细,边界约束条件不是非常合理等;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实验检测值的选取位置.研究表明,应以装配面或接触面附近的数据为好,这些靠近装配面或接触面的实验数据将会提高混合求解法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mpyx, Degamella, Borogothus, Geragnostus, Dividuagnostus等;笔石主要包括Tetragraptus和Paratemnograptus等;腕足动物则主要有Tritoechia和Lingulella等.这是一个以三叶虫占优势、处于较深水斜坡相的特殊埋藏动物群,其中三叶虫兼具有寒武纪Ibex动物群和奥陶纪Whiterock动物群的过渡特征.该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将为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辐射提供重要化石证据,也为扬子西北缘斜坡相生物多样性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7.
将伪魏格纳分布和连续小波变换理论应用于汽车变速箱故障诊断,给出了变速箱故障振动信号的基本模型,并进行了变速箱故障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伪魏格纳分布和连续小波变换与传统的谱分析相比,不仅能形象、直观地反遇变速箱故障信息,而且对故障信息具有更强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回转体形状检测的数据拼接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拼接好多幅投影栅线图的测量数据,是测量回转物体表面形状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柱坐标变换的数据拼接方法,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文中所有的投影栅线图都应用FFT位相检测技术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9.
应用相移干涉云纹检测变线距光栅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移干涉云纹法被用于检测变线距全息光栅线密度的全场分布 .首先求出全场每个像素点的条纹级数 ,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将全场实验数据拟合成光滑的二维曲面 ,进而求出光栅密度的全场二维分布 .介绍了二维光栅密度的表述方法、相移干涉云纹法的检测原理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步骤 ,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 .文中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一个光栅的线密度进行了检测 ,以讨论实验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10.
实验手段,特别是光测技术,在解决航空领域的某些特殊问题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用云纹干涉法测量了残余应力分布,并由此确定增加疲劳寿命的工艺参数.用投影栅线法和数据拼接,测量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大型部件的三维形状,为数字加工提供了基本数据.发展了测量残余应变的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并研究了残余应变与疲劳循环次数的相关性,为剩余寿命估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