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专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据此,我校面向社会,主动适应,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材行业的“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精神为指导,在我校硅酸盐工艺专业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渗透型双体系教学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已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师生的认同。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荣获国家建材局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教学模式硅酸…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使中华民族精神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有一系列的突破,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 强调改革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历史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实践等各种途径,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科教兴国的一系列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邓小平科教兴国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阐述,论证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定位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我们专业改革必须切实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就其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来看,前者可表述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后者可表述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服务。”我校作为一个中央、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高等工业专科学校,既要遵循行业发展的需求,更要结合区域性经济的发展规划和需要,对办学目标,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我校硅酸盐工艺专业,1993年6月被送选为国家教委部分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至今已有三年。三年多来,我校在试点中进行了产学合作教育多方面的尝试。一、实行产学合作的设想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去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由于硅酸盐工业具有高温、高电耗、高热耗的特点,为了使毕业生具有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活动只能是学校与工厂相结合。使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得到全面工程锻炼。1992年以前我校硅酸盐工艺专业的生产实习为1周的认识实习与4周的生产实习,…  相似文献   
8.
《陈云文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选中,陈云同志提出了五个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战略问题:1.我们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2.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3.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执政党的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问题;5.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是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条件.我们要认真学习《陈云文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实质,充分认识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战略意义,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尝试把材料与通信专业的课程内容相互融合,培养既懂光通信技术又懂新型玻璃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将光子学玻璃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课程开发的背景、光子学玻璃研究的现状、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开设课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给出了光子学玻璃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