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Paillier加密的加法同态性质,构造了一个密文域可逆隐写方案。图像拥有者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为嵌入消息预留空间,尔后用图像接收者的公钥对图像进行Paillier加密并发送给消息嵌入者;消息嵌入者在接收到密文图像后,利用密钥解密部分信息并将要潜入信息的密文与原图像的密文进行一个同态密文操作;接收者在接收到密文图像后,利用私钥对其进行解密,得到均衡化后的图像,若接收者拥有提取密钥,则可以利用提取算法对消息进行提取并恢复出原始图像。通过MATLAB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良好的嵌入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细胞癌的动物模型,应用新生血管抑制药物β环糊精十四硫酸酯(β-CD-14S)联合肝动脉结扎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实验共分为5组:(1)阴性对照组;(2)β-CD-14S(0.5g/kg)门静脉给药组;(3)肝动脉结扎组;(4)β-CD-14S(0.5g/kg)肝动脉给药 肝动脉结扎组;(5) β-CD-14S(0.5g/kg)门静脉给药 肝动脉结扎组。实验结果表明,β-CD-14S 肝动脉结扎治疗组较单纯用药或肝动脉结扎组术后30d生存率明显提高。影象学和病理学的观察表明大鼠肝细胞癌的血供受到抑制,证实了β-CD-14S对肝细胞癌诱导的新生血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它与血管栓塞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望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从基础和临床对肝移植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模型,探讨了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并从生化角度提出了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对机体组织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采用PTCD 延期胆肠吻合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梗阻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尤其是在对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临床经验介绍人工肝应用中适应症选择、具体技术合理化应用、生物人工肝研究现状和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肝衰竭。认为在我国人工肝适应症可适当放宽,重型肝炎特别是早中期重型肝炎适合人工肝治疗。人工肝技术应进行个体化选择,必要时可联合使用。生物人工肝,特别是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是具有前途的人工肝技术。人工肝和肝移植结合应用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998-2002年8月期间我院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ICU监测及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5例患者中11例为原位肝移植,4例为肝肾联合移植,住ICU期间共死亡3例.术后初期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低于正常,经积极扩充血容量后8h明显改善(P<0.05),24h内基本恢复正常.5例患者因术后肾功能不全早期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其中4例于24h内肾功能明显好转而停用.严重感染多发生于术后3周内,以肺部感染多见;24h内成功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者预后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拔管延迟患者.出血是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确诊为排斥反应者仅1例.分析表明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多为血容量不足、肾功能障碍、感染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因此上述环节为术后早期ICU监测重点,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