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衍柱先生的新著《路与灯——文艺学建设问题研究》,对中国文艺学发展的基本态势、中西思维方季竺异同、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悉心探讨,提出了许多新意迭出的观点,对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无线网络物理层安全认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通信中认证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物理层安全认证(PLSA)方法。首先,利用通信双方信道互易性和唯一性的特点,通过估计信道并量化信道响应提取出高度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的信道特征序列,然后基于信息论安全和信道编码理论提出安全认证编码,借助双方信道特征序列中蕴含的私密共享信息量优势,使合法通信方正确编解码,而第三方只能靠猜测消息码字实施认证攻击,从而建立不需要密码算法的物理层安全认证框架。利用典型集理论和窃听信道模型对PLSA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在码本长度趋于无穷大时,攻击性能上下界趋于一致,从而证明了物理层安全认证具备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认证方法相比,当安全互信息量超过64bit后,物理层认证方法的攻击成功率优于传统认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有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物理层安全方法通过检测发送方的导频信号实现身份认证,易出现漏检.本文提出基于等效信道的物理层认证及密钥分发机制,利用多个时隙的信道特征对任意密钥进行加密传输建立等效信道,将信道特征的差异映射为传输畸变.依据密钥传输的正确性判断收发两端信道特征互信息的大小,从而在完成密钥的分发的同时实现发端身份认证.分析及仿真说明该机制密钥分发性能与现有方法相当,同时可以在不同空域信道相关性很强的情况下识别出窃听者的攻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