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究不中断交通条件下连续箱梁桥拼宽关键技术,本文依托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过现场桥梁的车桥耦合振动测试,得到某连续箱梁桥的最大振动频率为5.62 Hz,最大振动速度为18 mm?s-1。考虑现场车流量的随机性,以安全的原则共设置两种车辆振动环境(5 Hz,25 mm?s-1和10 Hz,50 mm?s-1),并在实验室中测定了不同龄期抗扰动纤维增强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composite material 50,FRCM50)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结合现有的施工工艺和新型接缝材料的特点,提出微差浇筑施工工艺。然后,分别分析了采用一次浇筑、分段浇筑和微差浇筑施工工艺时拼宽连续箱梁的受力特点、接缝时变应力、交通组织模式以及经济性,结果表明微差浇筑工艺具有受力合理、施工机械少、经济性好等优点,可指导实际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和能源生产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清洁能源是一项必然的选择.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成为碳元素的汇(Sink)而被称为清洁能源[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秆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燃烧秸秆成为被替代的对象,田间地头或田间焚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这种污染在收获季节集中排放,使得短时间内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