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石英矿物释光灵敏度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退火温度与辐照剂量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石英热释光灵敏度校正,往往依据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来源的多样性而存在多种校正方法,也常常因地域和沉积物特征而异,校正方法并不统一.在释光测年中,灵敏度的校正是必须考虑和涉及的问题,需要全面认识石英的灵敏度变化的机制、特征、监测和校正等因素.本文利用天然石英岩脉进行石英热释光灵敏度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低于400℃时,反复的热释光实验,不能引起石英灵敏度的变化,温度达到500℃时,反复测试后热释光灵敏度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魏明建 《科技资讯》2006,(12):105-106
技工学校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课是技工学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学习物理学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条不紊的思想方法及严密细致的工作习惯,从而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化石花粉鉴定方法过于原始,工作量大,程序繁琐,对于鉴定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难以掌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其快速的检索功能,将花粉的鉴定工作计算机化,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已有很多人试图将花粉鉴定自动化,但都没有成功.我们将从其形态特征入手,通过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的建立,实现花粉的计算机辅助鉴定系统,从而提高花粉鉴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剖面孢粉数据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时,存在较大的地方性差异,本文选取岐山、西峰、耀县、秦安、定西、宝鸡等不同位置、不同地貌类型的几个剖面全新世孢粉资料,利用孢粉百分含量与浓度数据,通过对比统计,得出剖面孢粉组合的地方分异性特征.建议为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应依据本剖面的孢粉资料分析结果,并考虑大的气候背景条件和具体地点的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等小环境因素决定的地域性规律,来修正古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花粉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明建 《科学通报》1997,42(7):725-728
中国黄土地层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与黄土高原气候环境特征的关系前人已做过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耿安松等指出黄土地层中碳酸盐的δ~(13)值越低显示生物活动越强气候越温湿,反之气候越冷干生物活动越弱则碳酸盐的δ~(13)C值越高,可以用做古气候代用指标.魏明建等做出了较详细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序列,其中δ~(13)C序列可与深海沉积同位素气候曲线对比,与磁化率、全氧化铁气候曲线的波动一致,表明是一种较好的气候指标.同时指出:由于其易迁移所以时间分辨率较低,且记录的气候变化超前于其他指标.谭桂声等研究了钙质结核碳、氧同位素组成,认为δ~(13)C主要指示古土壤发育时的环境降水量,δ~(18)O指示土壤发育时的环境温度,δ~(13)C-δ~(18)O直线指示控制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古夏季风风场.  相似文献   
6.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但同时,永定河多灾多难、洪涝频发,历史上洪水曾多次进袭北京城.以过去2 000a来永定河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查找历史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永定河洪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其规律、成因及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地形、地质、气候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均会对洪灾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2 000a来洪水频率阶段性增强,在气候转型阶段洪水频率较高.这些为永定河防洪抗灾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公王岭蓝田人化石产出剖面上对L15下粉沙质黄土层(猿人化石产出层位)及其下的古土壤S15系统取样,进行孢粉分析,首次在公王岭剖面上获得了有关中国北方最早的早期人类——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植被状况的化石孢粉记录。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以灌丛草原植被类型为主导,在个别时期出现过森林草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泥石流沉积成为晚更新世小江流域主要的沉积类型[1].本文对小江流域东川蒋家沟泥得坪台地晚更新世泥石流沉积剖面进行了孢粉研究,发现剖面沉积环境中的花粉组合主要以木本为主,其中以草本含量为主的样品,也是以喜湿的花粉类型为主,反映了泥石流爆发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的特点.在植被茂密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发生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原因是该区处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震带,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所处地形陡峭,为泥得坪台地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外应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将古论今和以今推古中的纽带作用和华北地区的区域敏感性,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就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而言,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气候时空变化规律性问题等.作者对七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认为:总体上整个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相吻合,但大区域范围内气候变化穿时性在华北地区也有体现,这可能与我国季风气候有关.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这种气候变化不稳定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证据、机制及模型模拟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有关问题 ,认为 :高原隆升具有多阶段、多因素、不均速及整体隆升与局部隆升相叠合的特点 :青藏地区有稳定的冬季风存在时 (7 2MaBP) ,高原的整体高度应该已经达到 2 0 0 0m以上 ,在上新世末期高度已经达到 30 0 0m左右的高度 ;研究争论较多的 7 2MaBP前后的气候突变事件 ,甄别全球变冷与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是能否正确认识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 ;高原隆升的证据、机制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充实 ,数值模拟和模型模拟对正确认识高原隆升研究意义重大 ,还需不断努力和探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