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1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鼠抗人胎盘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二醇抗体及雌激素受体ER-α与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消化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免疫活性蛋白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后部的上皮细胞及肠神经元表达,后肠显免疫阴性反应,表明文昌鱼肠道像哺乳类大鼠胃壁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一样,能够合成雌激素并具有内分泌作用.提供了确凿的形态学证据,并对阐明雌激素在调节文昌鱼肠道消化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雌激素功能的演化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鱼类促性腺激素在文昌鱼哈氏窝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3,38(9):840-840
张致一及其同事曾证实文昌鱼哈氏窝对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LH和FSH)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方永强等发现了文昌鱼哈氏窝匀浆中含有一种促性腺激素物质,并用电镜观察证实了这种物质存在于哈氏窝上皮细胞中。但Sahliil未能证实文昌鱼哈氏窝与脊椎动物垂体激素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新近,Nozaki和Gorbman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发现了人黄体生成素β-亚单位(hLHβ)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在哈氏窝中呈现免  相似文献   
3.
方永强  黄威权  陈蕾 《科学通报》1999,44(4):385-388
用GnRH抗独特型抗体和AP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GnRH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脑和神经管)、哈氏窝和性腺的免疫活性进行了定位。发现在文昌鱼脑和神经管内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以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哈氏窝上皮细胞均存在GnRH受体免疫活性。同时,还发现不同发育时期性腺(卵巢和精巢)中也存在GnRH受体。这些发现为GnRH受体介导脑和哈氏窝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调节,以及了解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哈氏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1,36(23):1817-1817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是一种多肽,起初发现于绵羊下丘脑。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SST在脊椎动物的胰-胃肠道系统、丘脑下部和脑垂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并认为它在脊椎动物中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调节脑垂体促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素的释放。然而,在进化上界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过渡类型的文昌鱼,生  相似文献   
5.
损伤文昌鱼哈氏窝对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永强  翁幼竹  陈蕾 《科学通报》2001,46(9):743-748
在繁殖季节,用谷氨酸单钠损伤文昌鱼哈氏窝结构和内分泌功能之后,发现性成熟文昌鱼出现排卵障碍,大生长期卵巢和精巢发育停滞;在非繁殖季节,则推迟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启动。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进行替代疗法,可使排卵和性腺发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些结果可为完善和了解脊椎动物脑垂体功能的进化历程以及哈氏窝在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皱瘤海鞘神经复合体与性腺发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7,42(6):653-656
一些学者已证明,脊索动物头索类文昌鱼的神经系统和哈氏窝存在两种类似脊椎动物生殖激素,即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和促性腺激素(GTH).这类激素参与调控文昌鱼性腺发育及其生殖活动.然而,更原始的尾索类海鞘神经复合体(脑神经节和神经腺)是否也存在这两种生殖激素及其与性腺发育的关系,迄今仍未见报道.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首次发现了皱瘤海鞘神经复合体和性腺存在上述两种激素,并与它们的性腺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兔抗合成的哺乳类ghrelin多克隆抗体,研究了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广泛分布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轮器、消化道和性腺(卵巢和精巢).在神经系统,ghrelin样免疫活性神经元及其突起特异性分布在脑泡背面与腹面和脑泡漏斗部以及在神经管均可见分散的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哈氏窝1—3层的上皮细胞和轮器细胞中均显ghrelin样免疫阳性,阳性物质沿胞膜分布.在消化道,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中肠后部,其中以肝盲囊阳性细胞的数量最多,中肠后部次之,中肠前部最少,它们分别属开放型和封闭型内分泌细胞.在性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卵巢中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以及精巢中早期生精细胞和足细胞均检测到ghrelin样免疫阳性物质.ghrelin样细胞在文昌鱼体内的广泛分布,表明该细胞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及功能多样性.研究发现文昌鱼脑泡和哈氏窝均存在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为它们之间可能建立调节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兴奋系统提供新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前言一百多年来,抑制过程始終是吸引着整个医学界与生理学家注意的問題,因为所有协調地进行着的生理活动都有抑制过程的参与,是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精确化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某些形式的抑制还是进化过程的因素。但是,抑制过程的內在本貭目前还存在着爭論。  相似文献   
9.
10.
海鞘趣谈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鞘,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海鞘的形态、生活方式、分布范围、生活史、以及进化地位均有其独特之处,十分有趣,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海鞘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重要的经济价值。形似植物的海鞘海鞘附着在岩石上,形状很像植物,这是因为它的体表被一层无生命的含有纤维素的套膜所包裹,身体藏在被囊里面,这个套膜既可作为海鞘的保护装置,又可使身体硬化,维持身体形状,这是在动物界中唯一在肌体外被类似植物纤维素包裹的动物,因此海鞘又被称为被囊动物。当人们在海滨采集附着生物时,若不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