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什坎萨依花岗闪长岩虽然经历了强烈的片麻岩化作用, 但其铝饱和指数(A/CNK)为0.81~0.99, Na2O/ K2O>1, TiO2<1.0%, 轻稀土富集, 分馏程度高, 重稀土富集程度较低, 分馏系数小, Eu弱负异常或无异常, 微量元素Ba, Ti为负异常及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点落在岛弧型花岗岩区等都展示出岛弧型花岗岩的典型特征. 阴极发光图像反映锆石内部存在清晰的韵律生长纹, 无残留锆石晶核和新生长的环边结构, U, Th含量分别变化于574~870和279~556 μg/g之间, Th/U值在0.52~0.68之间, 显示出岩浆锆石性质. 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81.5±5.3 Ma, 代表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 与北祁连岛弧火山岩带的形成时代一致, 证实了该区存在早古生代岛弧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
阿尔金榴辉岩中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阿尔金榴辉岩中石榴石具有大量特征结构的多晶石英包体,显示了峰期条件下柯石英存在的可能性。榴辉岩中绿辉石和磷灰石矿物中的出熔结构以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的温度、压力计算,为阿尔金榴辉岩中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结合在柴北缘地区榴辉岩围岩中柯石英的确定,确定在中国西部存在一条被巨型走滑断裂(阿尔金断裂)所切割的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北缘都兰野马滩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北缘超高压带上野马滩花岗岩体位于都兰以北约40 km处, 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组成, 其中的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年龄为397±3 Ma.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该岩体既具有I型花岗岩的部分特征, 又具有S型花岗岩的部分特征, 类似于碰撞后花岗岩. 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 该花岗岩是在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块体最后折返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3块普通球粒陨石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霞臣  秦协  史仁灯  洪吉安 《科学通报》2007,52(16):1930-1934
吉林陨石(H5)、亳县陨石(LL3.8)和庐江陨石(LL6)全岩及其磁性组分、非磁性组分和团块等分别测量了Re和Os元素丰度及Os同位素组成. 结果表明3块陨石全岩的Re和Os元素丰度分别在对应的H群和LL群普通球粒陨石范围内. 亳县陨石和庐江陨石磁性组分的Re和Os元素丰度在高Os含量的ⅡAB+ⅢAB铁陨石范围内. 非磁组分的Re和Os元素丰度低于全岩. 吉林陨石团块的Re和Os元素丰度在LL群范围里. 3块陨石全岩的Re-Os同位素比值分布在ⅡAB+ⅢAB岩浆型铁陨石等时线附近的普通球粒陨石范围内. 亳县陨石磁性和非磁性组分的Re-Os同位素比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庐江陨石非磁性组分有近期Re的加入, 使其187Re/188Os比值明显偏离铁陨石等时线. 吉林陨石团块的Re和Os元素丰度较全岩的低, 但187Os/188Os比值较全岩的高.  相似文献   
5.
尖晶石具有高Os低Re含量的特性,能够抵抗变质、蚀变和风化作用对其Os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其Os同位素组成的测量值可以代表形成时的初始Os同位素组成.本文尝试用同一堆晶序列纯橄岩中尖晶石Os同位素组成和辉长岩中锆石年龄来反演地幔源区的Os同位素组成,为认识大洋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证据.西藏那曲蛇绿岩是新特提斯蛇绿岩的一部分,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形成于成熟的弧后盆地,其中发育同一堆晶序列的纯橄岩和辉长岩.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183.7±1Ma.纯橄岩的全岩和分选出的尖晶石的Os同位素组成非常一致,排除了后期混染作用的影响,可以代表对流上地幔Os同位素组成.与碳质球粒陨石对比,尖晶石的?Os为?0.2~?0.3,表明那曲蛇绿岩的地幔源区为碳质球粒陨石型对流上地幔.因此,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主体属于残留的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是由中生代软流圈地幔顶部转化形成.这是首次运用能准确定年的堆晶岩中尖晶石Re-Os同位素组成来反演蛇绿岩地幔源区性质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6.
史仁灯  杨经绥  许志琴  戚学祥 《科学通报》2004,49(12):1179-1184
在西藏班公湖蛇绿混杂岩中发现玻安岩系火山岩, 岩石主要由玄武安山岩、安山质熔岩角砾岩以及侵入其中的安山玢岩组成, 具有高SiO2 (55.61%~59.23%)和MgO(6.63%~13.08%, 平均9.13%), 低TiO2 (0.23%~0.39%), 高Ni, Cr等难熔元素(Ni平均116 μg/g, Cr平均354 μg/g), 高Al2O3/TiO2比值(36~54)和Mg# (0.61~0.74)的特征,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稀土元素的(La/Gd) N平均等于1.70, (Gd/Yb) N平均等于0.83, 具U型配分模式, 与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较为一致. 认为其形成于洋内岛弧的弧前环境, 推测在班公湖-怒江带发生过洋内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尔金走滑断陷盆地的确定及其与山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发育一种特殊的长条状盆地地貌, 其长宽比略大于50. 盆地两侧的长边界由直线型具走滑分量的正断裂控制, 盆地内分布新生代地层, 阿尔金主断裂通过盆地, 并在盆地内形成一系列走滑地貌. 以盆地为中心两侧为反向的逆冲构造, 使盆地两侧的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地质体垂向挤出, 构成在盆地两侧且平行于盆地的长条形山体(山脉), 这种特殊地貌称之为走滑断陷盆地. 该巨型长条状走滑断陷盆地于上新世开始形成, 晚更新世时期其地貌特征基本形成, 它是阿尔金断裂带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地貌, 是转换挤压作用和隆升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8.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仁灯 《科学通报》2007,52(2):223-227
班公湖蛇绿岩位于西藏北部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蛇绿岩带的最西端, 主要由SSZ型蛇绿岩组成, 代表威尔逊旋回末期阶段的产物. 辉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2.5±8.6)~(177.1±1.4) Ma, 加权平均年龄为(167.0±1.4) Ma (n = 12, MSWD = 1.2), 代表新特提斯洋在该区俯冲消减的时限, 指示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至少从中侏罗世开始由扩张转换为俯冲消减.  相似文献   
9.
许强  丁林  张利云  杨迪  蔡福龙  来庆洲  刘静  史仁灯 《科学通报》2009,54(15):2160-2168
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成岩改造特征, 被认为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和重建古高度的理想载体之一. 对青藏高原腹地现代食草动物(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牙齿珐琅质的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 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δ13C(PDB)平均值为-11.3‰ ± 1.1‰, 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为-10.2‰ ± 1.4‰, 与高原以C3植物为主的植被景观是一致的; δ18O(PDB)值也同样表现出从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喜马拉雅山地区吉隆盆地平均值最低, 为-11.8‰ ± 3.4‰, 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平均值为-11.1‰ ± 1.1‰, 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最高, 为-9.0‰ ± 1.1‰. 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是河水(或降水)与食物(植物)氧同位素的混合, 不适合直接用来进行高度预测. 建立了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对降水、植被及高度的响应关系, 为利用食草动物牙齿化石氧同位素重建青藏高原古高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尔金断裂带印支期走滑活动的地质及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出露一套花岗质和角闪质糜棱岩及糜棱岩化岩石,初步研究表明这套岩石是左行走滑剪切过程中同构造深熔作用的产物,是韧性转换挤压作用的结果。同剪切深熔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和角闪质糜棱岩中,分选出深熔成因的长柱状锆石和残余的变质成因次浑圆柱状锆石两种类型。单颗粒锆子离子探针(SHRIMP)定年测得两组年龄,其中461-547Ma年龄组为次浑圆柱状残余的变质成因锆石的年龄,另一组239-244Ma为长柱状深熔型锆石的年龄,这种锆石在岩石中定向排列,其晶体长轴方向与拉伸线理方向一致,代表走滑剪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方向。测得同样糜棱岩样品中定向生长的角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223-226Ma。以上地质学及年代学证据表明同构造深熔作用发生在印支期,说明阿尔金断裂带至少在印支期发生了强烈的走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