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光谱烧孔介质中位相编码的时域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谱烧孔(spectral holeburning)可望使存储密度比光盘提高10~3倍以上而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它在原来三维空间存贮基础上增加了频率维,突破了三维空间光斑衍射的极限对存储密度的限制。永久光谱烧孔(penistent holeburning)介质中的全息光存储已被证明在超快速光学数据处理和存储领域的光明应用前景。 对于非均匀展宽的吸收光谱烧孔介质,光学信息的存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单一波长激光进行烧孔写入信息,改变激光波长可以写入多个信息;另一种是全息方式存储,多个信息一次被写入非均匀线宽内。存贮密度取决于非均匀线宽与均匀线宽之比。时域光存贮基于三脉冲光子回波(three-pulse photon echo),即按照与参考光的一定时间延迟关系将携带二进制信息数据脉冲串写入介质,读出过程则是分析相对于读出光同一延迟时刻的光子回波信号的瞬态特性。  相似文献   
2.
陈一民 《科学通报》1996,41(17):1569-1571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微粒的光物理性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半导体微晶随着其尺寸的变小能够表现出光物理性质上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往人们研究涉及较多的是半导体微晶的本征特性及其与周围介质的作用。自从Bhargava等报道了化学反应合成的ZnS:Mn~(2+)纳米微粒的光学性质,掺杂半导体纳米微粒发光性质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掺杂纳米微粒有可能成为新的一类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用有机材料Tb(AcA)3.phen做发射层的绿色发光二极管,二层结构为玻璃衬底ITO/芳香族二胺类衍生物TPD/Tb(AcA)3.phen/Al。各功能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在正向直刻苦坟驱动下获得了Tb^3+的特征发光,同时还发现一个峰位425nm的蓝光发射、它来源于空穴输运层TPD。在室温条件下器件的阈值电压为5V,当驱动电压提高到15V时,器件的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用有机材料Tb(AcA)3·phen做发射层的绿色发光二极管,二层结构为玻璃衬底ITO/芳香族二胺类衍生物TPD/Tb(AcA)3·phen/Al.各功能层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在正向直流偏压驱动下获得了Tb(3+)的特征发光,同时还发现一个峰位425nm的蓝光发射,它来源于空穴输运层TPD.在室温条件下器件的阈值电压为5V,当驱动电压提高到15V时,器件的最高发光亮度达到200cd/m2.讨论了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与各功能层膜厚及驱动电压的关系,同时发现有机材料Tb(AcA)3·phen能够传输电子.探讨了有关稀土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机理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驱动条件对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形成过程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这种形成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报道新型有机电子传输材料N-乙基-4-乙酰氨基萘亚胺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